【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据香港中评社12月31日报道,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在《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发表专文《台海局势走向:在冲突与融合中加剧向大陆倾斜》,称两岸关系发展前景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海局势的天平会不断加剧向大陆倾斜,争取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会更加明朗。

作者指出,民进党再度上台执政后,由于蔡英文当局打破两岸既有共同政治基础,否认“九二共识”并采行“渐进式台独”路线,致使两岸既有的联系与沟通渠道中断,台海局势再度陷入冲突与动荡之中。

大陆以公开点名死硬“台独”分子、解放军军事演习与机舰绕岛常态化、与台湾“邦交国”建交、限制民进党当局“台独”国际活动空间等方式,持续加大遏制“台独”力度。民进党当局未来还会持续与岛内激进“台独”势力唱和,但大陆遏制“台独”也一定会见招拆招,毫不手软。2018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时再次强调:“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坚定的也是明确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清晰划出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红线。

作者认为,31条措施的发布,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出现重要调整:不再单纯依靠两岸协议拉动,或是单方面对台投放资源;而是以大陆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操之在我的方式单方面释出红利,使大陆对台工作实现了从“有资源”到“有能力”的转折,两岸关系的“我强台弱”态势开始充分发挥影响力。

大陆对台政策调整的结果显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底线基础上,大陆遏制“台独”的一手十分强硬,而争取民心的另一手则十分柔软。两岸政策互动与碰撞的结果,只能使蔡英文当局的“维持现状”沦为清谈,也将加速“台独”幻想的破灭。

作者指出,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也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和平统一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战略选择。但和平统一目前面临着两大干扰:一是民进党当局利用政权力量加大渐进“台独”活动;二是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亲台势力阻挠中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降低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因此,除了和平统一的模式,也应当考虑非和平的其它模式统一的可能性。

“台独”与武统是一对孪生兄弟,亲密无间,相伴而生。选择“台独”必然要付出代价,如果“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大陆为维护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被动出手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如何止战,如何争取和平,端看民进党当局作出什么样的抉择。

作者认为,从两岸关系的中长期走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海局势的天平会不断加剧向大陆倾斜,争取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会更加明朗。由于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从十八大期间的54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因而大陆实现国家统一的资源与实力也越来越强。

此外,目前诸多研究成果表明,到2035年中美经济总量也会更加接近,影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将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来看,随着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中国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自信心更强,条件会更充分。

中评社发社评,称中评社认为周志怀点出了未来几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时间站在大陆一边。这也是大陆在两岸关系如此复杂严峻的情势下,在大陆民间武统思潮高涨的情势下,还能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们认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长,使大陆比过去更有信心和能力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更多成果造福两岸同胞;遏独、促统要靠实力、诚意和耐心。

国台办主任刘结一10月30日表示,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大势。两岸同胞要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