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5月公开讨薪,到今年2月得到广州市越秀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讨薪主张的仲裁裁决书,再到因讨薪反被广州粤羽起诉,林丹成为了中国体坛又一位讨薪的大腕。27日晚上,在央视《体育新闻》中林丹接受采访表示,粤羽欠薪理由荒唐,自己签约6场打了8场至今一分钱没拿到。对于成为被告的身份,专业律师的解读是这只是法律程序性所致。

 

林丹:签6场打了8场一分钱都没给

今年3月22日,国羽名将林丹发出一条微博,针对他和广州粤羽俱乐部之间的薪资纠纷表示,“第一次当被告居然是因为讨薪。比赛打了,薪水不付,还要浪费诉讼资源。粤羽请尊重事实,不要给羽毛球运动抹黑了。”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林丹至今对于自己的遭遇表示愤懑,“我还是挺惊讶,这个确实对于他们来讲没有一点点有理的成分在那边,但他们能够做到这样一个事情,我觉得这事情挺可怕的。明明是没有任何有理的一方居然还能理直气壮地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合同是和广州粤羽签的,而且法人代表是高军。当时大家谈得还不错,包括价钱。当时我们谈到价钱的时候,我相信高军肯定是知道的,他不可能说到后面来说林丹的价钱这么高。我觉得是件很荒唐的事情。你当时觉得高就不要把我引进过去。”

据林丹透露,虽然双方只签约6场比赛,但自己却打了8场,但并未要求多支付工资,“首先比赛,作为我和其他广州粤羽的签约运动员,都如实地履行了合同范畴,我们都打了比赛。包括我签了合同是6场比赛,但我坚持打了8场比赛,没有多要一分钱。至始至终,这个合约摆在这里。他们没有按时把钱交回来,我是一分钱都没给,一分都没给。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讲的话,你做这个事情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至少要有一种态度,这个事情经我手的,我要想办法处理好。而不是说现在跟我无关,别人答应我的,他现在没答应我,我就不管这个事情。反过来再做这个事情,我觉得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如果中国多点这样的人话,我觉得那遍地都是无赖。”

不过,相比自己讨薪的艰难,林丹看到未来更有益的一面,“我觉得可能因为这个事情到后面会有一种推进,可能会让更多一些乒羽中心或者将来的羽协对所谓的职业化可能会重视一些,规范一些。不是所有人想来做两下就做,做不了了就拍拍屁股走了,就不干了。这样真的会影响到为这项运动付出了很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血。因为我们都是在认真地比赛,认真地训练,你这样一种方式会伤害很多人的一些努力,伤害很多人的心。现在把一些维权交给了中国的法律,也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律师:林丹成被告只是法律程序

对于林丹的维权,央视联系到了广州粤羽俱乐部法人代表高军。高军表示,所有相关事宜已经交予律师处理,俱乐部不会就这一事件公开发表任何评价。

为此,央视采访到法律界专业人士,解读为什么林丹讨薪却成了被告。

“林丹的这个被告身份,其实是一种程序性的被告,因为林丹目前所涉及的案子是一个劳动合同纠纷,一般都要通过劳动仲裁以后才能进入诉讼程序。”律师称。

“林丹之所以成为诉讼被告,因为他在劳动仲裁的阶段是赢了这个案子,胜诉了的。那么因为他赢了这个案子,对方就会对这个劳动仲裁不服,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谁提起诉讼谁是原告;谁被要求承担诉讼请求里面的责任的话,谁就是被告。劳动仲裁不服的话,15天内任何一方不服可以提示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话要经过一审、二审这两个阶段。一审的话我们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整个事件大概会在9个月、一年左右。终审判决以后就会涉及生效判决执行的问题,执行的时间就要看法院是否能够执行到相关的款项,把现金支付给林丹。”从律师的原话看,林丹的被告身份已经注定。

对于林丹的纠纷,该律师认为球员拿起法律武器是必须要走的路:“今天我了解了林丹欠薪事件整个过程,签订的相应劳动合同约定双方之间工资和劳动的内容,还有一些包括职业联赛中会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伤病、商业保险这些东西。我们认为,球员应该牢牢地使用法律武器,在参加职业联赛或者一系列的商业活动,都应该以书面合同为准,做到权益充分的约定。”

林丹讨薪事件的来龙去脉

2015年

惠州起跑线文体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粤羽俱乐部签署了长达4年的合作。广州粤羽俱乐部把运营权交予起跑线公司负责。

2016年11月

广州粤羽俱乐部在起跑线公司的运营下与林丹签约,后者将代表粤羽俱乐部参加2016-2017赛季羽超联赛。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

林丹按照合约要求代表广州粤羽征战了该赛季的羽超联赛。

2017年5月16日

林丹在微博上曝光了广州粤羽俱乐部拖欠他和其他运动员薪水一事。当时,广州粤羽俱乐部回应称“将尽快妥善解决此事”。与此同时,羽超联赛组委会责成广州粤羽俱乐部在2017年11月15日之前解决林丹等运动员的欠薪问题,否则将根据联赛纪律处罚规定的相关条款,给予广州粤羽俱乐部取消羽超参赛资格的处罚。不过,广州粤羽俱乐部在2017年11月15日前没能解决欠薪问题,羽超联赛组委会随后取消了他们参加2017-2018赛季羽超联赛的资格。这也是羽超联赛开始以来组委会给俱乐部做出的最终的处罚。

2017年11月

广州越秀区仲裁委员会接受了林丹等六名运动员的仲裁申请。

2018年2月13日

广州越秀区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支持林丹等六名运动员的讨薪行为。

2018年3月

林丹带领律师将广州粤羽俱乐部和起跑线公司递交了仲裁生效证明,随后广州粤羽俱乐部不服仲裁,向林丹等运动员提起诉讼。

来源:腾讯体育

原标题:林丹不解粤羽欠薪做法 律师:他成被告只是法律程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