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鍾新)“新疆是一片熱土,老兵精神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近日,正在央視熱播的影視大劇《沙海老兵》引發全國觀衆強烈反響,該劇根據新疆和平解放後留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老兵羣體紮根邊疆的故事創作,被網民們稱讚其爲“良心劇”、“必須追劇”。總編劇、總顧問李衛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組織創作《沙海老兵》劇本源於自己被老兵們崇高的信仰和一生的堅守深深打動。

李衛平少將在參加“和平使命-2007反恐軍演”時,於俄羅斯留影 資料/李衛平本人提供

走進兵團完成父輩心願

李衛平生在北京,祖籍山西天鎮。他的父親是一位戰爭年代參加革命的老軍人,上世紀60年代初曾在軍委總部工作,老人當年曾申請到新疆軍區工作,但因工作原因,組織最終並沒有同意他的申請。

“沒有去成新疆,成了他的遺憾。然而父輩的心願,在我這裏實現了。2006年初,上級派我到新疆工作。”李衛平說,也許正暗合了父輩的感召,來到新疆,來到兵團,他得以見到“沙海老兵”。

2009年,時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的李衛平,來到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見到了這支英雄的部隊。

“老兵們矗立在沙丘上迎接我們,我好像遠遠望見了一排挺立的胡楊。”李衛平回憶起他第一次見到老兵時的情景。李衛平見到他們後,疾步上前向前輩們致軍禮,與他們緊緊握手,“在同最後一位老兵致禮握手的那一刻,我的淚水止不住滾落下來。”

60餘載,老兵們在“死亡之海”的邊緣紮根居住,默默無聞,李衛平被老兵們崇高的信仰和一生的堅守深深打動,飽含真情地寫出了報告文學《壯哉,沙海老兵村》。

這篇文章在《解放軍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李衛平收到了很多年輕人的來信,他們都表達出對於老兵的敬意,並表示自己深受鼓舞與教育。

電視劇《沙海老兵》劇照

8年新疆經歷挖掘老兵精神富礦

在新疆工作8年,李衛平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四十七團。他對記者說:“新疆是一塊熱土,兵團是一座富礦,‘老兵村’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高地。”

2013年,李衛平退休回到北京,親朋好友都說該好好休息了,可他依然停不下來,脫下戎裝的李衛平有了更多的創作時間。

“我的一個朋友叫宋大偉,是這部電視劇的總出品人,他曾經兩次去了四十七團,也被這些沙海老兵崇高的信仰所打動。後來他找到我,想把這些老戰士的英雄事蹟搬上熒屏,我們一拍即合。”於是,李衛平開始組織創作《沙海老兵》劇本。

李衛平告訴記者,電視劇拍好之後,有一段時間一直播不出去,他擔心投入的資金收不回來,宋大偉卻對他說:“無論能否播出,我都不遺憾,能爲那些英雄老兵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那怕留在家裏自已看碟也值了!”

不過,事實證明,李衛平的擔心是多餘的,自從《沙海老兵》在央視播出之後,引發全國觀衆的強烈反響。在李衛平的筆下,英雄團團長慄峯有勇有謀,愛兵親民,充滿血性和人情味。李衛平說,慄峯這一人物,集中了駐疆部隊諸多中高級領導幹部形象。

設計典型人物展現老兵團人“芳華”

作爲駐守和田的部隊,解放軍少不了和當地少數民族羣衆打交道。劇中熱情幫助解放軍的艾爾肯大叔一家,是全劇貫穿始終的少數民族羣衆形象。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時,艾爾肯大叔自發地爲解放軍帶路,與解放軍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書寫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

據瞭解,艾爾肯大叔的故事並非虛構,李衛平告訴記者,艾爾肯大叔的原型就是“愛國擁軍模範”卡德爾·巴克。2006年,李衛平剛來新疆時,就聽說了新疆庫車縣阿格鄉欄杆村村民卡德爾大叔的擁軍故事。40多年來,卡德爾大叔用日記記載當地駐軍部隊與村民之間日常生活,並將其歸納爲兩句話:“共產黨好、解放軍親”,他的日記也被譽爲“擁軍日記”。

“在新疆,像卡德爾大叔這樣熱愛解放軍、熱愛共產黨的老人有成千上萬。”李衛平說,他在劇中設計這樣一個民族團結的典型人物,既是60多年來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親如一家的真實寫照,也道出只有各民族精誠團結,才能實現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一真理。

劇中的三個重要人物盛成福、張遠發和郭學成,其實在歷史上,英雄團的原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這三位戰士真實存在。李衛平告訴記者,這是他特意安排,“我去了四十七團之後,前輩們的英雄事蹟令我感動和敬佩,我就想在這部電視劇裏直接用這三位老戰士的真名,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在新疆工作的這八年經歷,給李衛平在創作思路上有很大的啓發。在說到今後的創作方向,李衛平說:“新疆是一片熱土,老兵精神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今後有機會,我還要繼續把他們的後代如何去繼承父輩的傳統、新一代兵團人的事蹟搬上銀幕,這也是給我們的老兵一個交代。”

據瞭解,李衛平曾在唐山大地震搶險鬥爭中,身爲連隊指導員,率領連隊搶救出19名羣衆,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曾在香港爲踐行“一國兩制”方針辛勤工作;曾參與指揮了在俄羅斯舉行的“和平使命——2007六國聯合反恐軍演”,在異國他鄉出色地完成了神聖使命。此外,他還曾撰寫《阿曾媽媽》、《一個文工團長眼中的世界》、《毛澤東麾下的“孫行者”》、《壯哉·沙海“老兵村”》、《天山的女兒》等一系列撼人心魄的優秀作品,先後三次榮獲解放軍“長征文藝獎”。(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