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生長着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一位19世紀的博物學家是這樣描寫它的:“由於樹幹龐大,當它落葉後光禿而憔悴地站在那裏,彷彿中風病人伸展開臃腫的手指。”另一個更早的探險者則描寫道:“半獸半人一樣的樹,像一個頭披白髮、腦袋斜歪而且挺着大肚皮的老妖怪,皮如犀牛,無數細枝恰似手指緊緊抓住天空。”

這種樹的學名叫做波巴布樹,它的樹幹很大,有的要40 個人手拉手纔夠圍它一圈,是名副其實的“大胖子樹”。由於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喫它的果實,所以人們又稱它爲“猴麪包樹”。

“猴麪包樹”

猴麪包樹的故鄉就在乾旱的非洲。爲了減少水分的蒸發,它的枝頭經常是光禿禿的,一旦雨季來臨,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拼命貯水,一株猴麪包樹據說能貯幾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簡直成了荒原的貯水塔。當它吸飽了水分,便會長出葉子,開出很大的白色的花。

“猴麪包樹”

推薦閱讀:全世界軍隊二十強最新排行榜 看看中國在第幾

猴麪包樹渾身是寶。樹皮很厚,纖維堅韌,剝下來可用來搓繩或織布。樹葉可當作蔬菜食用,也可入藥,去火退燒。樹根屬塊莖,剝皮後可以煮着喫。果漿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製成果醬。種子經烘烤和研磨,可以製成像咖啡一樣的飲料。果殼可製成水瓢或酒盞。樹幹含有大量水分,木質鬆軟,不適宜用在建築上,但卻是製造紙漿的好材料。

另外,無比粗大的樹幹還有一些特別的用途——自然長空或人工鑿空後,可用作儲水桶。有的地方將這種樹洞當“窯洞”,既可住人,也可存放雜物,甚至當車庫。在肯尼亞的蒙巴薩,我曾看到過一棵中空的猴麪包樹,據說15世紀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達伽馬帶領船隊抵達時曾用它做過彈藥庫,甚至有的還在裏面開設酒吧。

猴麪包樹的樹洞還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用途。在塞內加爾,有的部族酋長把樹洞用作專門關押違反祖制家規的囚犯的監牢。在肯尼亞,有些部族把樹洞當作墳墓,用來埋葬兩種人:一種是善於搬弄是非、獻媚討好的人。

這種人死後既不能升入天堂,也下不了地獄。因此,人們就只好將其屍體懸掛在樹洞中。第二種是詩人、畫家、音樂家。他們的創作活動被視爲“魔鬼附體”。人們擔心他們死後屍體污染大地,因而不能按照常人的方式安葬,只能放到樹洞中。人們相信,樹洞中藏有聖靈,能將那些“不安分的靈魂”鎮住,永保世界安寧。

“猴麪包樹”果實

猴麪包樹被一些科學家稱爲 “非洲和世界演進的活化石”。這些活化石的集中地在西非的塞內加爾和加納,兩國均有“猴麪包樹之鄉”的稱譽。南非北部的墨西拿市被稱爲“猴麪包樹城”。從該市到南邊的路易—特里哈特市,100多公里的路程大半掩映在猴麪包樹林中,故有“猴麪包樹半條街”之名。當然,猴麪包樹最集中之地還是馬達加斯加島。

“猴麪包樹”果實

在這個島國西南部沿海的莫龍達瓦市,有一塊延綿幾十平方公里的猴麪包樹林。樹林的北端,有一條著名的“猴麪包樹巷”。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空曠地面上,矗立着兩排筆直的猴麪包樹,儼然兩排巨大的古羅馬式圓形石柱。

麪包樹可以說是一座天然的麪包廠,它可以在1年之中向人們無償地提供3次成熟的麪包果。人們將從樹上摘來的成熟碩果放在火上烘烤,待烤至黃色時,就可食用。當用手掰開烤熟了的麪包果時,乳白色果肉發出的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這種烤制的“麪包”,鬆軟可口,酸中有甜,其風味很像商店裏出售的麪包。你千萬別小看這種天然“麪包”,它的食用價值還挺高,可與山芋相比。它含有大量的澱粉,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