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余师傅说,半年前他在温州一个工地上干活,挖土机挖出了一块大疙瘩,他怀疑这是个宝贝。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01

工地上挖到“宝贝”,怀疑是“太岁”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余师傅:“那天刚好是无所事事,跑过去踢了几脚,这个东西有弹性的,我就把它捯饬捯饬,把它捯饬干净了,就这样子的。”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余师傅:“网上也查了好多次,他们说像水晶太岁一样的,这几天空闲了嘛我跑到杭州这边来,看能不能联系得到嘛。”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02

火烧后没有塑料味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记者请教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丁教授,每一次都有一个验证环节,用火烧,如果是塑料味儿,那肯定是硅胶;如果像头发烧焦,那就有可能是所谓的太岁。记者建议,用这个办法当场先验证一下。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余师傅:“烧了只会鼓泡泡,烧不起来(不太像是塑料?)肯定不是塑料,塑料一烧就着了。”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扯下一小块用打火机烧了烧,烧不着,但闻着似乎不像是塑料烧焦的味道。

03

丁教授表示这次的很“特殊”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记者带着余师傅第三次找到了老朋友丁教授。丁教授仔细询问了余师傅发现和保存的过程。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丁志山:“可以设想,第一个,我觉得至少它是一种生命体,放了这么长时间,半年多了,放在阳台上晒过它没死,肯定不像我们上次看到的硅胶。”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丁志山:“这次我对他的这个有点兴趣,我看一下,有点特殊我留一点,我后面看一下吧,我也做点实验。”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05

记者提出疑问

听余师傅说得玄乎,丁教授也来了兴趣,不过这次轮到记者忍不住想泼泼冷水了。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06

丁教授表示会做实验验证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丁教授说了,余师傅捡到的东西,不是硅胶,也不是凝胶,余师傅的朋友忍不住了,终于还是问了那个问题。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余师傅的朋友:“你这个如果是太岁,有人回收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丁志山:“我说就是这个意思了,没有任何确定它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情况下,谁会要呢,有的东西叫有价无市,能卖得出去吗,如果真的好的话,我觉得大家都会来抢你的,但是我说不知道它到底好不好,有没有效果,万一真是硅胶的话,你闹天大的笑话对吧,我刚才讲的,希望它是有益的生命体,确实有效,你要去吃去喝,我很不赞成,万一它真的有毒。”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水电工在工地上捡到大

丁教授说,下一步他会动用实验室的设备来进行验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