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3 月 27 日," 流星 -1 号 " 结束太空旅程。

" 流星 -1 号 " 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锋,也是苏联时期发射的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气象卫星。这一卫星是在 " 宇宙 "122 号卫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是一个带有太阳电池翼的圆柱体,直径约为 1.2 米,总长约为 3 米,重达 1000 公斤。卫星上还装有接收机、电视传输装置、红外测量仪、太阳电池翼等装置。

早在 1969 年 3 月," 流星 -1 号 " 就由 R-7 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 644 公里、远地点 713 公里、倾角为 81 ° 的椭圆轨道中。卫星能够在通过两极的轨道上,对地球进行日常的观测,每小时能够观测 30000 平方公里的地区。当卫星处在地球背日面的上空时,还可以利用对地面、海洋和云层的热辐射敏感的红外遥感器拍摄图像。

在轨服役期间," 流星 -1 号 " 使用摄像系统和红外探测系统收集多个区域的气象信息和图像,并将所收集的信息传送到地面控制中心,给地面科研人员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不仅提供了天气现象的日常预报,还多次对快速发展的热带风暴发出了警报,减少了灾害损失。

在发射 " 流星 -1 号 " 之后,1969 年 10 月,前苏联又成功发射了 " 流星 -2 号 " 系列卫星。从此,前苏联通常保持 2 至 3 颗 " 流星 " 号卫星在与赤道面相互垂直的轨道上运行,组成气相观测网,提供全球气象资料。

在经过多年的在轨运行之后,2011 年夏," 流星 -1 号 " 轨道高度下降为 400 千米,2012 年 3 月,这一卫星轨道高度下降至 250 千米,随后坠落于南极地区,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作者: 科技名家 · 里程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