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能夠像巴菲特說的你一輩子如果只能買10個公司或者20個公司,你可能就會非常謹慎地去做選擇,你就不會說亂投亂買,那麼一定要買自己熟悉的股票。股票是我非常喜歡的投資品種,但是在這裏先跟大家說一句,臺灣人有一句諺語,就是說你最討厭哪個人你就勸他去買股票。

投資不正是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蔡揚文 潮加 第58位講者

投資不正是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蔡揚文 潮加 第58位講者

資產配置:根據投資者個人和家庭的情況以及投資的需求,把可投資的資金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在獲得理想回報的同時把風險降到最低。

想要守住財富,必須時刻具備量化目標及危機意識,進行合理穩當的投資。

蔡揚文先生,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精細探索每一種資產配置,別人貪婪時我不瘋搶,及時發現風險敞口,撥開雲霧理性投資。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

1

各位朋友大家好,不太習慣站在聚光燈下,我是從來沒有這樣子站在聚光燈下面。

在上個月的時候我們主辦方給我提出邀約,說過來做一個分享跟交流,我第一時間我是拒絕的。

因爲真的說實話,我雖然是曾經在汕頭平安是做過最高級別的講師,但是後來也都辭掉了。

因爲自己骨子裏是不喜歡也不會在大庭廣衆說話,說話表達能力非常差。這是第一個。

第二是我們知道有一句話叫講多錯多,社會上厲害的人太多太多,也很害怕因爲自己說錯話而誤導到別人,這是兩個方面。

另外就是在這裏是一個分享式的場景,以前一直在講專題的時候是看着投影片講的,因爲我是記憶力非常差。

而且講資產配置的是確實也是需要說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講,所以這種模式也是第一次嘗試覺得不太習慣。

今天在座的朋友都是來自各行各業,也是我各方面的老師,講得不好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的包涵指點,給我更大的一個的指點跟提升,謝謝。

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聊一下有關資產配置的內容,這裏麪包括資產配置的一些種類,包括資產配置的一個思維模式。

因爲說實話,我做投資做了25年,是汕頭第一個買股票的人,但是前面也走過了很多彎路。

我的悟性還算比較好一點,在後面有很多經歷讓我不斷地去感悟。然後自己總結出來覺得說,一定是要靠做資產配置才能夠實現我的目標。

投資不正是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蔡揚文 潮加 第58位講者

品生活、愛理財、享自由。

這上面的9個字可以說是我一生之中,從工作到現在的理想。

海子的那首詩大家還記得嗎?

從明天起我要擁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沒有這樣的一所房子之前我是堅持每年至少都要有兩次以上去這樣的一個環境。去度假、去放鬆、去享受,因爲很喜歡這樣一種感覺。

我一直在想我們到底工作、努力工作到底是爲了什麼?

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我個人覺得我們努力工作的目標、目的是爲了提高我們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是爲了能夠讓我們在以後能夠少工作,甚至是不工作。

因爲我覺得人生在世,我們不可控的東西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我們能夠高效賺錢的時間段可能也只是人生的某一個階段。

我們怎麼樣在我們能夠高效賺錢的這個階段裏面,通過適當的財務安排,讓我們接下來即使是少工作或者不工作,我們照樣能夠有穩定的現金收入。

就像剛纔大叔說的一個現金流,能夠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收入,能夠讓我們輕鬆自由地去享受生活。

因爲我個人認爲所有的工作目的都是爲了生活,而不是爲了遠大的理想。

當然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爲社會提供更大的價值,是一種很好的一種付出跟收穫。

理想歸理想,現實是很糾結的。

我在很多年的時間裏也一直在糾結,我也知道社會上我們周圍很多的朋友都在糾結,有錢的人也要糾結,沒有錢的人也要糾結。

有錢人糾結什麼,他想要賺更多的錢,他害怕他的錢變少了;沒有錢的人糾結什麼,糾結生活怎麼過下去,房價在漲可能永遠都買不起房子。

然後買股票的人在糾結,不買股票的人也糾結。

買股票的人可能會糾結害怕說,買進去之後明天出個什麼壞消息要下跌,甚至還要糾結別人漲得比我多。

沒有買股票的人糾結什麼,他看到人家在賺錢他心裏面覺得不甘,其實他本身沒有買股票他沒有一點損失,但是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子。看到別人上漲的話他心裏面就會急。

恰恰社會、媒體的輿論只是宣揚那些賺得多的,而很少去說買了股票會虧很多很多錢。

而且一個真實的現象是絕大部分的人最終會虧錢,他恰恰這一點沒有說。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沒有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能夠使我們不糾結,能夠從容地透過一些財務安排,從容地享受生活。

在我們自己的主業,比方說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事業或者我們的其他方面,我們按部就班地做,通過投資我們能夠取得一個好的收穫,去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

2

我們知道二零零八年是金融危機,股市下跌了很多,我非常幸運。我是在二零零七年十月份6000點就出來了,而且出來之後我是忍到了2500點才進去。但是進去之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去掉了40%,所以那個時候給我自己的糾結也是非常的大。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他做實業做了20多年,辛辛苦苦攢下了4000萬,結果看到別人在股票那麼容易賺錢,他想着零八年要投資一個新的項目,所以當時想要讓錢飛得更快,於是4000萬就進入股市。

進入之後一路貶值,到後面剩下600萬。600萬反彈到了800萬的時候,他忍不住了,因爲他覺得每一次反彈他沒有賣都會繼續下跌,所以爲了讓他的錢不要損失太多,他在800萬的時候出局,結果迎來了二零零九年的大反彈。

本來4000萬是可以獨資辦那個新項目的,最後沒有辦法,被逼得做小股東跟別人合資。

看到這些的時候我就在糾結說,社會上那麼茫然、那麼無知的人爲什麼那麼多,包括我自己在內一下子就去掉了40%。

當時某一次坐飛機的時候偶然看到一本航空雜誌,裏面的一段話讓我突然靈光一閃,覺得好像腦洞大開。

那段話寫的是根據投資者個人和家庭的情況和投資需求,你應該忘掉市場時機選擇,你應該忘掉個股選擇,在投資組合的收益中幾乎94%可以由其資產的配置單來解釋,你應該做一個資產的配置者。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突然醒悟過來,覺得我原來的那種做法不對,用最多的資金去做進攻而沒有考慮好防守。

沒有做好綜合的資產配置,這樣會讓我們的人生陷於被動,而且會讓你睡覺的時候睡不踏實,所以當時我就開始思考怎麼樣做資產配置。

3

資產配置是這樣的一個概念,根據我們投資者個人和家庭的情況以及投資的需求,把可投資的資金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在獲得理想回報的同時把風險降到最低。

這個理想回報指的是什麼呢,比方說我們的量化目標,也可以是非量化目標;比方說我們可以跑贏通脹,可以跑贏國債的收益利率,可以跑贏市場的平均的漲幅;或者是比方說上證指數的漲幅,或者是你自己定出來說10%還是15%還是多少。

你要有一個量化的目標,這個是自己的一個理想回報目標。

我在之前的回報目標中我是希望,基本上三年翻一倍、三年翻一倍,但是現在的目標就是五年一倍就夠了。

但實際上都遠遠不止這樣的目標,在過往的十幾年,大概40%的年複利,但是我覺得這個是不可持續的。

巴菲特成爲世界首富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做了資產配置之後,他60年的年複利是19%點幾,那麼就成爲世界第二富豪。

所以我們的目標應該更加的科學合理,不應該定得太高。

我們爲什麼要做這個資產配置?

因爲世界上真的沒有一種穩賺不賠的工具跟理論,那我們怎麼能夠避免遇到這種一損俱損的一種局面,或者說能夠更加從容的平和地去面對我們的生活。

通過資產配置的話能夠讓我們去達成這樣的一個目標。

每一項投資裏面都有一個風險敞口,風險敞口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加以保護的一個漏洞。

其實人生的每一個過程都有風險敞口。

因爲我是做保險做到現在21年,所以風險意識是在骨子裏面,就是下意識的具有這種風險意識。

見到每一個人我都喜歡從醫生的角度去評估他的風險點在哪裏、他的漏洞、他的風險敞口在哪裏。

然後想辦法通過一張處方、一張藥方去把這個漏洞去補上,我們只有通過好的資產配置,才能夠讓我們淡定地享受生活,從容地面對生活。

目前我們一般的家庭來說能夠配置的資產大概有10種,我們從金融資產來說有這樣的10種資產可以配置。

投資不正是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蔡揚文 潮加 第58位講者

那麼大家看到注意到這裏面有兩種顏色,有沒有留意到紅色跟黑色分別代表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區別?

穩健的跟帶有風險的,當然穩健的裏面都有風險。即使是存款、即使是保險都帶有風險在裏面,只是說風險點不一樣而已。

接下來我會花一些時間在這裏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不同的投資品種裏面它們的特點、它們的風險、它們的好處在哪裏。

4

銀行存款是最基本的,即使是在現在外面的金融工具、投資工具非常多,投資品種非常多的情況下。

銀行仍然是我們的一個最根本、最基礎的一個投資工具,銀行儲蓄它本身的特點是它有很高的安全性,有隨時可以變現的流動性,還有一定幅度的增值性。

這個決定是在我們個人理財裏面的一個基礎地位。如果沒有銀行儲蓄的話,其實很多時候會讓我們陷於被動。

銀行儲蓄其實也是有講究的,要怎麼樣存錢,在這裏面的銀行儲蓄品種有很多,有很多的客戶並不明白。

我曾經在幾年前去跟一個企業主談保險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他沒有錢買保險,我說爲什麼沒有錢,他說他的錢很多,要不就是去預付款去拿別人的原材料,要不就是給別人欠了。所以他在他賬戶裏面的錢都屬於經常都要用到的,隨時要用到的情況。

我說你隨時要用到的錢有多少,他說賬戶裏面基本上是千幾百萬的現金在裏面,我說你有千幾百萬的現金其實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幫你安排一下。

因爲他是放在活期的,我說你只要做個動作,讓你的財務人員每天或者每幾天上一次電腦,在電腦裏面、在你的銀聯裏面做一個動作,就是把這些活期轉成七天通知存款就行了。

因爲那個時候活期是0.36,通知存款是1.5幾還是1.6幾。

我說單單做這樣一個動作,保證你的現金都可以隨時流動、可以隨時還債的前提下,做多這個動作,一年可以多出來大概十來萬的現金。多出來的十來萬你就當成保費好了。

所以我覺得其實我們每個人稍微在財務方面做一些動作的話,你可以省下很多錢。

我現在放在銀行的錢,我是怎麼放的呢。

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跟工行籤一個協議,就是從第三方存款轉出來的錢,從股票裏面轉出來的錢,它是可以按照定期的1.1倍還是1.2倍去算。

那麼我放在定期的話,我所有在定期的錢我就先轉到股票裏面,然後再轉出來就變成了從活期變成了定期的1.2倍這樣的情況。

然後建行的也有一筆錢是隻要放進去的話,它就是定期存款,這樣的話就能夠讓我們的一些小錢、零錢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增值。

一般放在銀行放什麼錢?一般是放六個月的生活開支。

我們六個月的生活開支是隨時需要動用到的,你就要放在銀行裏面,我不喜歡網上投資app之類的。

因爲本能地對這個有一種抗拒跟風險意識,想一下那些寶你放在裏面,如果突然人跑了over了發生意外了,家裏面誰知道你在什麼寶裏面有那麼多的錢,所以我是還是喜歡銀行。

5

第二個是債券。

債券有國債、有企業債,包括有地方債、有很多的債券。

上週四大家也知道資本市場發生了很大的事情,萬達的債券發生了大的震盪。如果這個公司沒有問題的話,那麼意味着對投資者來說他就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因爲他的債券下跌,你買進去的話就意味着你的收益率大幅提高。

債券裏面我個人比較喜歡國債,企業債的話,有一些比較好的企業債,但是不一定那麼容易買。

國債的話主要分成三種,一種是憑證式;一種是儲蓄電子式;一種是記帳式。

憑證式主要的作用是到期的話本金利息一起拿,比方說三年期、五年期,到期的話本金利息一起拿,電子式的是每年拿利息,每年拿利息相當於你存進去之後,每年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

你如果1000萬放在國債,一年就有大概四十幾萬的現金流是可以給你做生活費的,這個是作爲國債。

它是一個用國家信用來擔保的最安全的一種債券,從道理上來說是比儲蓄還更加的安全。

當然國債的話有風險,就是你如果是五年期、三年期的,如果是買固定的利率,那麼一旦通脹上來的話,意味着你就要損失掉通脹的損失。

我買過兩次,一次是一九九幾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帶着貼補率10.98再加上百分之十幾的貼補率,算下來一年大概25的回報。

第二個是在二零零五年的上半年,那個時候買的是記賬式的國債。記賬式國債那個時候市場流動性很緊,跌下去的話收益率很高,一月份買,在六月底七月份賣的時候就已經7%的年收益率。

當時剛好賣掉之後在二零零五年的中旬1000點的時候去抄底股票,這個是一個記賬式的國債。

它帶來的是一種流動性,它可以在按照市場價格去買賣,這個是債券。

債券的話要選擇配置規避風險,規避那些信用度低的企業債。

補充說一下,剛纔說到儲蓄的時候,我是建議不管你需不需要欠債,我們最好是從現在開始建立自己的個人信用。

就是不管需不需要現在,你哪怕足額買房子,都可以適當的去貸點款,包括說辦一張信用卡。

爲什麼呢,這個可以積累自己的信用。

我這段時間就有朋友想要貸款,他們在銀行他沒辦法貸的情況下,他要緊急的,想找我貸款。

結果這邊經審覈他沒有辦法貸,爲什麼沒辦法貸呢,他沒有任何的信用記錄。

沒有任何信用記錄是沒辦法評估他的信用分積不能貸款,這一塊的話要積累自己的信用。

從七月一號開始,我們中國的信用等級會再提高。如果是沒有信用的話,五年後就會被磨掉就不會有污點,但是接下來七月一號之後如果是沒有信用的話,那麼是10年到30年的信用污點都存在的。

所以我相信這一點對中國的商業環境的信用度的改善是會有幫助的。

6

接下來說一下基金。

基金目前市場上也有很多的種類,包括說開放式的、封閉式的、私募的、公募的各種各樣的基金都有。

我們主要面對的是什麼呢?我們主要面對的是貨幣式基金。包括說證券開放型的證券投資基金。

這裏面要選擇的話一般來說,基金是着眼於中長期的一個投資收益。

我是比較認同基金的定投,在國外很多人做子女教育的規劃跟養老規劃都是通過兩個方式組合去做,一個是商業的養老保險教育金保險;一個是這個基金的定投。

但是前幾年我也做了好多年的定投,直到有一年發生湘酒鬼的事件,湘酒鬼從一路炒到八十幾塊錢,然後因爲這個公司出了大問題,8天的時間從83塊錢跌到38塊錢。

那個時候發現很多基金公司的基金都買了湘酒鬼,突然就覺得這些基金也很不靠譜。

我自己平時去很多的上市公司做調研的時候也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現在的很多基金經理都是從那些什麼行業調查員做不到一兩年,然後因爲基金行業的流動性很多人跳槽去做私募。

那麼流動性非常大,結果那些人就被逼着上臺,到前臺去做基金經理,經驗非常差。

然後大家也都看到了,在一四、一五年的時候,大量的基金經理把大量的資金錯配到了創業板的股票裏面,這幾年就一路被刀割一般的感覺。

所以後面我基金就基本上不投,但是從長期來說我們投基金的話還是可以。

你就要選擇一些好的理念,擁有好的理念的基金公司,比方說像嘉實、像易方達這一類基金公司。

他們的理念就是把基金、把投資當成一種馬拉松,而不是當成一種短跑。

另外一個就是在目標取向方面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你是做一次性投進去的,還是定投的、還是做這種波段性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

千萬不要說把本來想做長的事情做成短的,或者把本來想要做短的事情做成長了,這樣的話就容易出錯。

在基金的方面它存在的潛在風險是什麼?就是在變現的時點上。

爲什麼說不能單獨用基金來做子女教育跟養老的一個規劃而必須搭配保險呢?

比方說你的孩子是在零八年九月需要讀大學,那個時候剛好你買的基金是已經去掉了2/3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你能不能跟你的孩子說你能不能等兩年再讀,等我的基金漲上來了有學費給你了再讀?

不能。

所以基金應該作爲投資裏面一個相對靈活,可以有幾年的波動期,有幾年的過濾期這樣的一個配置品種。

反過來保險它是一種確定性的可控的,所以應該做這樣的一個組合。

長期來說我個人覺得基金裏面,總是會有一些基金會長期的跑贏市場。

那麼這些基金是什麼呢,就是跟內需消費有關的、跟健康、跟服務業有關的。

因爲這些方向都是代表了今後中國的一個能夠有持續朝陽持續增長的行業,畢竟中國的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帶來中國的健康潛在需求是非常大的。

中國的服務業是目前中國很大的一塊短板,我們接下來的第三產業應該能夠有一個非常大、非常大的一個發展。

現在很多的大城市稅收來源、稅收增量部分,絕大部分是來自於第三產業、來自於服務業。

所以這一塊的話它會給我們帶來長期的一個好的方向。

7

接下來講一下股票。

股票是我非常喜歡的投資品種,但是在這裏先跟大家說一句,臺灣人有一句諺語,就是說你最討厭哪個人你就勸他去買股票。

爲什麼呢,大家都明白。

因爲股票的投資最終都是有一個規律有一個比例,美國股市爲什麼能夠長足地上漲,有兩個大的原因。

一個是它本身它的企業是在不斷地創造利潤,本身的估值並不高比較合理這是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因爲它的稅收原理,稅收的結構制約,逼着大家長期持股。因爲它要收一個資本利得稅的,中國到現在本來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到現在一直都不收,因爲它想要發更多的股票,害怕大家逃出股市,所以它現在暫時還不收資本利得稅。

那麼美國是收資本利得稅的,就是你一旦賣出股票的話,你賺了多少錢你要按照它的一個稅率去納稅,所以很多人就選擇了長線持股不願意賣出。

不賣出的話它就不用去交這個稅,所以這樣的話造成美國股市的穩定性好很多。

而中國投機性比較強。

股票它是既能把投資者帶到財富的天堂又能送到虧損的地獄,但是大衆都還樂此不疲的一個投資品種。

股票最終的原理是價格圍繞着價值在波動,所以當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就改了方式,從以前的一種技術——反市場包括說趨勢分析,到後面的選擇價值投資。

你會發現說只有價值投資才能夠讓自己更加輕鬆,能夠永遠地立於不敗之地,因爲你只要做好一個價值投資的一個組合,那麼基本上你整天都不用看盤。

儘管我現在股票買得很多,但是我不用去看走勢圖的。我只要關注的是什麼,關注的是公司它的經營是否正常,它是否有超過我預期的經營的項目或者是收益的情況,它是否有超過預期的一些風險或者是我看不到的一些漏洞,只要去關注這些就夠了。

買股票有投資、投機、套利有很多種方式。

套利的話有很多種方式,包括像這兩年很好做套利的是什麼呢。我們A股H股都有同時上市的公司,那麼你買哪個市場低很多的,你買進去相對來說就安全性就高。

像今年的股市大家都看到了,同樣是房地產股票,那麼H股的房地產股票漲很多很多,A股的漲得很少,這裏面就可以做適當的一個套利。

因爲同股同權,我買平安的股票也是。一開始買的是港股,因爲港股那個時候便宜很多,後面買的是A股,因爲過了一段時間A股又變便宜了,那麼這個是可以做套利的。

另外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專家,特別是不要去加入那些什麼股票羣,去聽那些財經分析的那些。

本質上他們那些人如果是投資做得好的話,他不需要在那裏去騙錢,因爲他們講一次、推薦一個股票,可能拿5萬10萬的推薦費,是那些莊家在後面讓他們去做的。

在美國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就是讓一些很有名的投資專家跟一個大猩猩來同樣的做對比,說明天的股票是漲還是跌,讓猩猩選擇、讓投資專家選擇下個月的股票漲還是跌,最終發現大猩猩的投資水平不會比專家差,所以不要相信專家。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安全邊際。

你買股票的話,價值投資就是說選好的公司,然後在價值低估或者價格合理的時候買,這樣的話就基本上是處於一種安全的情況。

我個人認爲在選股的時候公司是關鍵,選好公司比選便宜的公司更重要。

因爲好公司的話你買進去即使是短暫地下跌,它最終它都會回到它原來的位置,所以選好公司,選行業的龍頭股、成長股、價值低估股,政策支持的、資源稀缺的股票,還有就是自己熟悉的,換言之就是自己看得懂的。這個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一個能力圈的範圍,你要選擇在你自己能力圈範圍內去做。

看不懂的像巴菲特一樣,他以前對科技股看不懂他就不做,這個是非常理性的一個做法。

做投資的話恰恰也是需要一種理性。

8

在這裏簡單講一下投資的幾個範例。

如果能夠像巴菲特說的你一輩子如果只能買10個公司或者20個公司,你可能就會非常謹慎地去做選擇,你就不會說亂投亂買,那麼一定要買自己熟悉的股票。

在過往我有幾個在不同的階段做的比較好的公司,我在這裏跟大家進行一個分享,我不是推薦任何的股票,這些公司我現在都沒有買了。

但是在某一個時點可能有一些類似的情況,大家可以做參考。

第一個是鑫富藥業,當時在二零零七年的時候,我當時買的時候它是從8塊錢漲上來,然後我10塊錢買,最終是在這個115到126塊賣掉,它最終漲到了140多,不到一年的時間。

那麼它爲什麼會漲呢,首先是簡單易懂,它只做一種產品,就是一個泛酸鈣。

泛酸鈣是什麼呢,是維生素B的一種添加劑,當時全球只有四家公司在做,中國只有鑫富藥業跟湖北的獅王。

鑫富的成本每公斤能夠比獅王低兩塊錢,所以當時他就拼命降價壓到獅王沒辦法經營了,最終就把整個廠賣給鑫富。

賣給他之後剛好那個時段,國外的巴斯夫他也覺得這個是太小的一個行業,因爲是細分行業裏面,他覺得太小一個行業他不願意做了他不做了。

結果那個時候就基本上全球只剩下這一家人在做,所以在二零零七年的一月份還是二零零六年的十二月份,鑫富做了一個動作就是提價40%,出廠價提價40%。

那麼當時他在二零零六年的時候一年的營業額只有2.5個億,在原材料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價40%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它的利潤平白無故多出了一個億的利潤。

當時它的總股本只有6000萬,然後流通股只有1500萬,價格只有10塊錢,

所以當時我覺得市場怎麼那麼奇怪沒人買,於是我就花時間去買買買,買進去之後後面陸續地,隔一兩個月它就提價一次。

所以基本上是股價是追着它的業績在走,而不是說像現在的中小板、創業板一樣,是股價高高在上然後業績在追股價。

業績追股價的話你就很被動,但是股價在追業績的時候,你就躺在那裏睡覺就好了,它就每天都在漲。

所以那個時候530的市場暴跌它都不跌,它就一直往上。當然買了之後不知道它後面會一直漲價,所以買的也不多是配了一定的比例配,當時配了20%的比例在裏面。

所以在股市裏面沒有後悔藥可以喫,都是過後分析才發現說,噢,這樣一個情況。

第二個公司是二零零八年底的時候買的一個公司,當時零八年底的時候我們知道中國爲了救市,溫家寶推出了一個4萬億的投資。

我第一時間我就在想一個什麼問題呢,4萬億投進去最先受益的是什麼?

然後分析的時候發現當時最先受益的是高鐵,高鐵裏面最先受益的是什麼,它要建高鐵的話它必需要有磨牀,需要磨牀因爲鐵軌是最先建的。

那麼鐵軌的話當時做磨牀的話中國只有一家,然後德國有一家,德國的價格比中國價格高一倍以上。

所以我就覺得中國這家公司最容易受益,所以當時買進去之後也是短期就幾個月時間漲了幾倍上去,當然賣出去之後它還漲了一倍。

那麼再講最後一個是天山股份。

巴菲特說很多人在市場上是做錯了,在該貪婪的時候害怕,在該害怕的時候貪婪。

但是我一直認爲所有的好消息出來的時候你要警惕,所有的壞消息出來的時候你要怎麼樣?要貪婪。

因爲所有的危機裏面都一定有機會。

在零九年的時候我們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新疆的七五暴亂。

發生的當天晚上我就在想這個給我們帶來什麼機會,因爲發生這個事情中國能夠解決的唯一辦法不是去把他們撲滅,而是讓當地富裕起來。

人富了就不會想鬧事,讓當地富裕起來一定要先做的事情是什麼?

肯定是基礎設施,那麼基礎設施要做的話最先受益的是什麼,水泥。然後水泥有一個運輸半徑的問題,水泥企業運輸半徑是400公里。

當時新疆外的企業是不能進去,所以疆內的水泥廠只有兩家,從安全的角度即使是沒有發生這個事情,當時的天山水泥它的價格也是處於安全的邊際。

因爲那個時候13塊錢,他們大股東說要定增,都要用13塊錢去認購。

所以當時就閉着眼睛就買進去,結果買進去之後也是不到,應該不到一年幾的時間就漲了。

我每天主要跟蹤什麼呢,跟蹤新疆水泥的批發市場的價格,讓我新疆的朋友每個星期報那邊的水泥的批發價格給我,然後到什麼時間下雪、什麼時間停止下雪。

因爲它有一個四季的規律在裏面,所以當時一年多的時間也是3倍的一個收益。這些就是說你要有一個市場的敏感度。

從安全邊際來說這裏這張圖可能價值不止一百萬,你只要選公司的時候都多問自己一些問題的話,可能可以幫我們規避更多的風險。

每一個公司你能都對照這樣的一個想法、思路跟自己對話,選出來的公司基本上就比較靠譜。

股票投資是一個高回報伴隨着高風險,但是高風險不一定能帶來高回報的一個投資工具。

最終的結果就是一賺二平七虧損,但是在中國可能還沒有一賺二平,可能是1:9這樣的一個比例。因爲中國的很多的內幕交易跟灰色交易,是可以掠奪掉很多我們大衆的一個財富。

所以要做的話一定要按投資的思維去做,而不要帶着投機的心理,這個是人性的弱點。

我也是經常要跟自己打架,就是說當發現有明顯的很好的投機機會的時候,總是想着要不要去弄一把,結果一弄的話就虧錢。

所以還是要約束自己,策略方面要關注價值,戰略要重於戰術,要精選公司長期的複利,危中取機然後慈悲積大勝。

慈悲積大勝是什麼觀念呢,就是你要有老和尚的心態,慈悲爲懷。

在大家都在瘋搶的時候,你要做什麼動作呢?阿彌陀佛大家都要就讓給他們 就賣掉。

在大家都賣,賣到害怕,個個都不想持有股票的時候要怎麼樣,慈悲爲懷幫大家接一點。

所以有這種心態的話你就大方向錯不了。

9

接下來講一下保險。

保險是我的所從事的行業,做了21年,保險它本質上是針對我們人生和財產的風險做出最適當的財務安排。

避免風險發生時給生活帶來衝擊,達到財務安全的狀態進而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保險最主要的是風險防範、資產保全、資產轉移,核心的部分是在於保障。

這裏我要解除大家的一個誤區,就是很多人認爲說買保險不划算,其實當你買的是保障型保險的時候,買保險不划算意味着最划算。

大家不知道認不認同這句話,買保險不划算,買保險如果划算的話怎麼樣划算呢,我今天買了保險,明天從金海灣的頂層跳下來或者是失足,不要說跳下來,跳下來的話兩年內自殺是不賠的。

但是失足的話是屬於意外它是要賠的,這樣的一個資金回報率是最高的。

劃不划算?不划算。明白這個道理吧。

我們平安是最大的財富、最大的福氣,人在什麼都有,人不在什麼都沒有。

所以反過來說健康跟我們的壽命是最重要的,那麼最重要的東西一定要保,一定要保這個風險,把你的賺錢能力要對沖出去。

我現在自己個人買的保險,如果是坐飛機出問題的話,可以賠3000多4000萬

大概賠4000萬左右,那麼一旦發生的話家裏人會比較高興。

但是人的賺錢能力是無限的,所以不划算是最大的划算。

這幾年我也買了很多的儲蓄型保險,因爲儲蓄型保險我覺得最好的作用是它的流動性。

它的流動性比我們的定期存款、比國債的流動性好的更多。因爲定期存款跟國債你要中途要用到錢的話,靈活週轉很難。

你拿出來的話就利息要損失,但是儲蓄型保險它的保單價值很高。當我中途要用錢的時候我要貸款要什麼的那麼很方便。

這個流動性給我帶來的是我最近的兩套房子,買了兩套房子都是通過保單貸款去買的,買了之後做一個適當的對沖就可以去解決問題。

保險我就這裏就不詳細講解,保險是女人最好的 “小金庫”,保險是男人最好的“蓄水池”,也是我們穿越生命週期的必備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配置不同的保險。

因爲我們人生存在的人生風險跟財務風險,這兩部分風險都可以通過保險把它進行一個轉移跟對沖。

10

接下來講一下銀行跟理財產品、信託理財產品。

從二零零六年的時候,我記得當時銀行的理財產品是隻有4000萬的規模,整個全年的話只有4000萬的規模。

去年的銀行理財產品有多大規模呢,銀行跟信託類理財產品總共有40萬億的市場規模。

去年銀行好像是20多萬億,信託的10多萬億,那麼加起來有40萬億,所以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

這個市場裏面我們要選擇的重點是什麼呢?

理財產品它是一種短期高頻率的複利效應。

但是要選擇的話一定要注意它的標的,比方說保本的或者是抵押品安全的,或者是這些抵押品在關於出現風險的時候,能夠及時得到補充抵押品的這樣的一些產品。

那麼其他的有一些理財產品,說實話我是不敢買的。因爲看了之後發現裏面沒有任何風險保障,只是說一種隨機性。

當然現在選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從道理上來說不會有大的問題,就是即使出問題的話他們也會有一些適當的一些保護跟賠償。

外匯主要是作爲一種配置,比方說你有出國留學的願望,有移民的願望。

那麼就要從現在開始每年將你的額度要做適當的一個分配,我自己的外匯儲備我是通過買B股跟買H股來做這樣的一個儲備。

因爲B股轉掛鉤的是港幣,H股也是掛鉤的是港幣,港幣掛鉤的是美元,這樣的話收益率會比較高。

如果是純粹的儲蓄的話收益率相對低一些,然後最好不要做投機。

因爲去年大家已經看到了,去年年底整個社會都在賭美元要升值,結果全部都做錯了,因爲市場永遠是跟大多數人的做法是相反的。

黃金在這裏說一下,我是非常喜歡黃金的。

但是巴菲特是最反對黃金的,爲什麼?

他說黃金不帶來現金流,但是我爲什麼很喜歡黃金,是因爲骨子裏面我危機感非常強的人。

而且我知道以前蘇聯解體的時候,以前俄羅斯的盧布跟美元的比值是0.5:1,盧布還比美元大。

但是他在解體的過程中變成什麼,變成1400塊比一塊錢,也就是說你擁有一千萬元,原來擁有一千萬盧布,幾個月的時間貨幣貶值造成你的購買力不足1萬塊錢。

所以雖然中國現在的政局很穩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我總是擔心萬一發生貨幣的強烈的波動或者是解體,或者是一些金融危機的時候,那麼你手頭上有一些黃金的話總是心理安全感會好。

但是買黃金的話不需要說你投入很多,你只要養成一種習慣,每年把你所有賺的錢減掉你的開支之後,剩下的這個錢拿個5%出來買就夠了,每年5%你就當成是你少賺了5%。

但是這個日積月累下來之後,你在投資遇到大的波動大的風險的時候,你會非常的淡然、心態非常穩,因爲你後面還坐了一大堆黃金。

你不用怕它們的波動對你造成什麼影響,所以這一點的話我非常認同,黃金你要做適當的一個組合跟定投,這裏面黃金是可以幫助女人排毒養顏,股市幫助男人歷練人生的。

11

房產我們知道汕頭每個人都說房子貴,但是一旦買了房子,你今天買了你今天晚上就希望房價漲。

所以房子是我個人認爲買房子最好是以自住不要以投資,投資的話我很害怕說什麼呢,你一旦租出去這個房子,萬一說裏面着火了或者是死人了或者出什麼問題,那麼給你帶來的這種連帶的風險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但是反過來你當成一種享受或者一種投資去做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什麼呢,選擇稀缺不可複製的資源。

例如說汕頭的房子最大的價值是內海港灣,所以我一不小心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在南濱路那邊買了聯泰的一套房子,一不小心漲了一倍,居然去年的收益率是我所有的投資項目裏面最高的。

那麼就是稀缺不可複製資源就屬於是這個全海景的房子。

收藏品本來可以展開講很多,但是時間關係就也沒辦法講那麼多。

收藏品的話你一定要自己要懂,然後可能要交很多學費,我自己交了學費。

我在這裏跟大家講一個例子,就是如果是你買了一幅書畫,假如說它五年的時間能夠漲50%,你覺得劃不划算,你可能會覺得很划算。

但是我告訴你如果是買了這些書畫,五年時間漲50%,你去賣掉的話實際上你還不如存在銀行的錢的收益率。

我自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買了之後你買10萬塊錢的,你要去掉15%的手續費就變成本,變成11萬5。

然後你賣15萬的時候你要去掉12%的手續費,然後要交20%的所得稅,算下來再除以五,算下來的話收益率是3點幾,年收益率是3點幾。

而且你買進去的話大概率的還有可能買到假的,還有可能一文不值),所以這樣的投資是不划算。

我個人最欣賞的是馬未都,他說的一句話我非常非常認同。

我這幾年做的成功的像買了茶、買了茶壺這些,做得成功的都是因爲喜歡而買,而不是說爲了投資而買。

那麼這句話爲收藏而購買結果成了成功的投資,而爲投資而購買結果卻成了失敗的收藏,因喜歡而做事那麼成功更加容易,你一定要選擇你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欣賞。

這樣的話你可能最終無意中就容易賺錢,你想賺錢的時候往往就容易出現問題,這個是收藏的。

12

家庭配置的步驟這裏就不講詳細了,就是說我們要先有戰略性的,然後再做戰術性的實際選擇。

總的來說就是要在不同的投資品種中進行優勢互補,做自己熟悉的或看得懂的投資。

在各種配置裏兼顧在不同的經濟週期,比方說經濟週期是擴張的那麼你激進一些,經濟週期是回退的那麼你就保守一些。

然後不同年齡不同階段做一個不同側重點的配置,總的來說就是要攻守平衡要取得一個平衡。

投資不正是危中取機,慈悲積大勝|蔡揚文 潮加 第58位講者

這張圖我跟很多那些想要炒股票的人講了之後,基本上人家都不炒股票了。

爲什麼呢,發現說炒股票其實還不如穩穩地這樣做,10年裏面炒股票只虧了三年的錢,而且虧的比例不高。

賺了7年的錢最終還不如傻傻地每年只是6%的收益,複利算下來。

所以巴菲特那句話說投資的精髓是保住你的本金,這句話在這張圖裏面能夠得到很好的一個印證。

我們做財富管理的時候核心還是在於說平衡,就是你要保證方方面面的平衡,你才能夠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我們要關注的是一個平衡性,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好的一個防守。在進攻的同時要考慮做好防守。

最後就是當我們前面所有的都做得正確的情況下,我們就能夠出現這樣的一個場景,大家能不能跟着一起念一遍好不好。

“閒雲野鶴伴清風,輕敲棋子品茶茗,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約幾位好友,信步於巴黎公園,享受午後陽光,然後再來一杯貓屎咖啡。

味道好極了,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