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從來就不缺乏漢奸,稱其爲數不勝數並不爲過。

從明英宗時代到晚明時代,漢奸代有才人出,喜寧、洪承疇、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施琅、吳三桂、鄭芝龍、錢謙益、范文程……

除了明朝官場腐敗,皇帝昏庸的原因之外,造就明朝漢奸衆多的另一原因是——關外崛起的女真人慣於使用反間計,培養了大批漢奸人才。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是培養漢奸的專業人士,在位期間大量收買細作,對明朝實施長期的間諜戰。

發生在瀋陽、遼陽等地一系列戰爭中,“奸諜滿遼陽”、“間細廣佈”,漢奸們爲後金帝國的迅猛發展推波助瀾。

這些漢奸多半出身貧苦,民族意識淡薄,擔當間諜、做眼線只是爲了混口飯喫,鋌而走險,只圖發點意外之財。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明代漢奸羣醜圖中也不乏富可敵國的晉商身影。

晉商,簡單點說就是山西籍的商人,通常意義上指的是明清兩代的山西商人。

其實晉商最早可以追溯到女皇武則天的祖父武華,武華及其祖先世代在山西經商。

李淵父子起兵,最大讚助商就是武則天的父親——木材販子武士貜[jué]。

大唐有限公司開業數十年後,董事長唐高宗生病,懶得打理朝政,老婆武則天就成了大唐的實際超控者。

坐了幾十年的江山,按理說李家人應該理解,人家老爹畢竟是公司的最大股東,分一杯羹有何不可?

話扯遠了,回到晉商話題。

晉商幾乎無所不販,宋朝時販賣戰馬、手工業製造品等獲取鉅額利潤,發展到明朝,晉商規模空前龐大,資金積累蔚爲壯觀——“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

到了明朝末年,晉商以張家口爲基地,往返關內關外,不僅向後金政權輸入大量糧食、軍火等物資,還兼職傳送情報、文書。

《清實錄》記載:天命三年(1618年),在撫順從事貿易者十六人,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

晉商的貿易活動無形當中給了後金發展強有力的支持,後來對清朝統治蒙古地區也起到了積極的配合作用。

後金逐步強大,它的副作用是——河北、山東等地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晉商不僅沒受損失,反而大發國難之財。

痛恨晉商賣國的同時,也不能迴避一個問題,當時晉商與明朝政府做生意,基本上只能賺回一堆白條而已。

官員腐敗墮落,客觀上讓有奶就是孃的晉商選擇投靠了後金政權,唯利是圖的晉商構建神奇商業帝國的背後,不知隱藏着多少張賣國賊醜惡的嘴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