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漢簡方面,你把陳建貢先生、和劉一聞、乃至毛國典三人放到一起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這些寫漢簡的書家書風的突破口都不約而同地帶有“偏激化”的烙印。就是挖掘漢簡或秦簡、帛書的某一項特色,抓住之後在簡之又簡去掉其它繁雜的筆技的同時又盡力地將抓住的特色放大再放大,比如劉一聞放大的是橫畫,毛國典放大的是捺畫,陳建貢放大的是豎畫和捺畫,無疑,這是一個儘快樹立自我風格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鬧得沸沸揚揚的陝西書協主席的頭把交椅一直是一個難題,多年來陝西書協主席位置空缺令人瞠目結舌。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其實陝西省書協其實也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畢竟中國書法家協會與全國各地的書協組織多的是,但陝西書協還是與全國書協有不同的地方,說其特殊,特殊就在於他自從上任書協主席劉自犢去世後,好長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就一直沒有主席。雷珍民擔任名譽主席很多年的情況下,週一波赫然辭職,又引起了強烈反響,從哪之後,陝西書協的頭把交椅一直成爲了一個特別神祕的東西。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他的神祕主要體現在就算你在中書協能當個副主席,也未免能在陝西書協當主席,比如鍾明善先生,這個問題我估計在北京是很正常,但在陝西就不正常的,而所謂的那位副主席在中國書協只幹了一屆,就成爲了顧問。我查看了中國書協的歷史。幹一屆副主席的太少了,基本上沒有。也好,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了吧!那我對書協主席空缺時間太長好奇怪也就見怪不怪了!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而就在昨天,陝西書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大家選舉陳建貢先生爲陝西書協新一屆主席,網絡上一片譁然。筆者百度陳建貢的相關資料,發現大部分文字都是一個模版,基本上屬於奉承的話。但陳建貢的當選,解決了陝西書協多年來無主席的困局。

當然,我們在喧囂之後,來看陳建貢先生的書法作品時候,難免讓我想到四川有一位書法家叫毛峯,這倆人都走的是漢簡的路線。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當代書壇純走正統漢簡書創作者恐怕沒有多少了。陳建貢的漢簡書法乾淨爽拔流暢,結合一些章草特點,將古樸的漢簡書賦予了新的“文人”氣息:一是採取“雨加雪”的方法,在漢簡中偶爾插入幾個細筆今草字,調節視覺節奏;二是用筆中側並用,大膽短鋒鋪毫,顯現出個性化用筆特徵;三是氣韻變古樸爲活潑的清新,變溜滑爲爽勁,這也是他對於簡書可貴的貢獻。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但陳建貢與當代少數簡書家如劉一聞、毛國典、許雄志相比雖然在風格純正上略長一籌,但在風格創變上則略遜一籌。原因在於他的結字原型皈依隸書而缺少變化,雖以今草輔之,但終顯保守。而這些創新型漢簡書家之所以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就在於他們能夠抓住漢簡書某一特點進行極度的誇張,雖然有時出現一些問題,但是畢竟將自我風格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由此看來,陳建貢漢簡的形式還需要再進行變化,個性再進行強化。因爲漢簡不宜走中庸的路子。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在漢簡方面,你把陳建貢先生、和劉一聞、乃至毛國典三人放到一起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這些寫漢簡的書家書風的突破口都不約而同地帶有“偏激化”的烙印。什麼是偏激化?就是挖掘漢簡或秦簡、帛書的某一項特色,抓住之後在簡之又簡去掉其它繁雜的筆技的同時又盡力地將抓住的特色放大再放大,比如劉一聞放大的是橫畫,毛國典放大的是捺畫,陳建貢放大的是豎畫和捺畫,無疑,這是一個儘快樹立自我風格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由於近些年簡帛書出土很豐富又較晚,在書史上長期處於空白態,故此它的開發空間很大。但事實似乎又不是這樣,有時候看來他的開發空間又很小,前輩來楚生、錢君匋等亦有過開墾,不過沒有特點且流於俗化,近乎失敗:資料因人而廢亦因人而興。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當然,陳建貢是初步成功的,較之前輩書家他的水平要高出許多。不過由於將漢簡某一部位刻意提取放大後缺點和優點就隨影而行了,佔有優勢的背後有一個巨大的漏洞存在着。如果是練武,那麼陳建貢的作品就是擅用長拳者,下盤的空當很大,極易受到腿的攻擊。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書法也是一樣,它會帶給人審美的不均衡感:橫畫的過密剛直排疊,豎畫的細且短、偶甩長縱筆等特徵帶給人的振奮只是短暫的,細細品咂後,我們的美感平衡木會搖晃、厭倦。在用筆方面當代的漢簡書家幾乎都是爽利用筆,這較好地抓住了簡書的用筆特點,不過由於露鋒過多,轉折又多用楷法,用線直露少內涵。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陳建貢先生在確定風格面目之後的創作出現了千篇一律的現象,去年筆者正好參觀過他在西安的一個書法展(《從長安出發——八人書法展》),你只需看幾件作品就可以了。狹窄範圍內的特色筆技極限運用用個粗俗比喻就如瓦崗山的程咬金三斧子半功夫。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再說一下陳建貢先生的篆書,人們都說他取法帛書多一些,從作品的風格面目上看也確是如此。不過我並不完全這麼認爲,因爲我知道日本有位著名書法家今井凌雪的篆書很好,再看看陳建貢的篆書,明顯可以看到受今井凌雪的影響很大,由於今井凌雪不是國內書家,一般人瞭解還不多,這樣就出現了一些簡單摹習者借雞下蛋迅速樹立風格的現象。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近親繁殖有時也並不全是壞事,歷史上有很多同時代書家都有互相取法的現象,如趙之謙取法鄧石如,王獻之取法王羲之,齊白石取法吳昌碩,關鍵是吸收的東西應僅僅是一種陪襯,一種不佔據主導性位置,必須有自我創建的東西居中統帥之。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從陳建貢的篆書中也可看出在今井凌雪書風基礎上的改造,如:橫線左高右低特徵進一步誇張,轉折有圓無方,結字向右傾側,用筆更加枯猛。不過,由於結字原型不變,那麼儘管你在用筆、結字上憑小聰明加以小改小革,亦於書風深入發展無大益。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況且,陳建貢對於用筆結字有着十分機械化的理解,千篇一律的雷同筆技使欣賞者產生厭倦感。尤其書寫中堂這些多字篆書時,字與字不協調感立現,機械感倍生。但可貴的一點是,陳建貢一些少字數篆書作品如果筆線騰躍起來,線質、氣勢也很感人,如果順着這個路子走下去,將視野放寬就可以走的更遠。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當然,不可否認的講,篆書在當代有石開的詭譎風格,有崔學路的草篆書風,有王友誼的散筆小篆,有韓天衡的盤曲篆書,但是我可以說,在這些大家所佔有的書風之外陳建貢確實開闢了另一片嶄新的疆土。

陝西新任書協主席陳建貢:放大漢簡的某些筆畫,自我風格快速成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