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回答提問時表示,豬肉的價格從2015年以來已經持續25個月下降,從上個月開始同比轉正,剛剛兩個月同比轉正,這種同比上漲具有一定恢復性。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目前,生豬規模養殖也比較大,應該說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的平抑。

豬價還飛嗎?國家統計局:目前生豬規模養殖較大,實現價格平抑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杜弘禹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目前,生豬規模養殖也比較大,應該說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的平抑。

近期,豬肉、果蔬價格上漲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5月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回答提問時表示,豬肉的價格從2015年以來已經持續25個月下降,從上個月開始同比轉正,剛剛兩個月同比轉正,這種同比上漲具有一定恢復性。

劉愛華表示,4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漲幅比上個月上升了0.2個百分點。個別品種同比漲幅有所抬升,豬肉價格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還有鮮菜、鮮果,這三類項目當月同比漲幅都超過了10%,對整體CPI的影響程度大概是在0.2-0.4個百分點之間,所以,主要是因爲食品價格的影響,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6.1%,比上個月上升了2個百分點。

劉愛華說,豬肉的價格從2015年以來已經持續25個月下降,從上個月開始同比轉正,剛剛兩個月同比轉正,這種同比上漲具有一定恢復性。豬肉價格持續兩年多的下降,確實對養殖戶的積極性有負面影響,隨着價格逐漸回升,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目前生豬規模養殖也比較大,應該說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的平抑。

針對蔬菜、水果,劉愛華則表示,這明顯受到極端天氣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鮮菜鮮果價格的上漲也同樣不會持續在一個高位。

“從這些方面來看,食品價格是有平穩的基礎的。”劉愛華還表示,從未來走勢看,食品是很重要考量的因素,未來通脹的形勢首先看食品,目前看糧油供應比較充足,價格也比較穩定,爲總體價格的穩定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工業方面,劉愛華認爲,我國產業體系比較完備,生產能力在很多領域還是相對過剩的,所以供給能力充足,工業消費品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此外,服務價格去年以來一直保持了平穩的漲幅,但相對比較高。服務的供給這些年來經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民間資本的不斷進入,應該說服務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是比較快的,從價格上也有反映,雖然漲幅保持相對較高,但是比較穩定。

“總體來講,不管是從食品還是從工業消費品、服務來看,未來CPI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局面,物價平穩有堅實的基礎。”劉愛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