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在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感情交流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我们彼此感情之间的有效交流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说某句话,做某个动作时所附带的感觉,同样的一句:“Hello”,如果你是一个热情大方的人,别人可能给你的反馈也会比较好,但如果你说Hello时畏畏缩缩的,别人对你的反馈自然不会好,语言永远只是我们传达信息的工具,而并不代表信息本身。其实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关系上的拉近和交流,往往是“我2”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在交流的当下我们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大量的尬聊其实往往发生在“我1”参与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句话都要进行一些价值判断,想来想去想半天,生怕自己说不好,给对方感觉不好等等。

魅力来自于能量的释放别怪女神不理你,其实是你想多了!详解感情发展的最大心理魔障

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有不同的能量场

,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往往根据这个能量场特定的规律进行交流。

能量有很多种说法,生命力、气场、热情、意志、活力、精力、激情等等……这些可以通通归结于能量,总之一个人是否有能量,可以在刚刚接触时就能有明显的感觉。古人云: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不用看你处于什么社会地位,跟你打个照面,我就能感受到那股强烈的生命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而这样的能量是可以互相感染和传递的,而正是这份能量的强弱,决定了我们的是否自信。在古人的说法“恩威并用”里,能量属于“威”的部分,即生命的怒放形态,我们听摇滚,就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能量从传递出来。

而对于艺术品的审美,也在于能量本身,曾经问过一位艺术家,如何去鉴赏一副作品的美,是不是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像蒙娜丽莎这种我完全感受不到她的美,回复说不是,你需要去看真迹,那真迹上的笔触的深浅,往往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当你能感受到笔触间带给你的强烈情感冲击时,你就能感受到一种惊世骇俗的美,用言语是很难跟你描述的。

因此,在与女性的交往中,大多数人过度关注话术和技巧这种“智力”层面的因素,但其实男女交往和吸引,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潜意识”交流,也就是制造给对方一种感觉。

能量的传递别怪女神不理你,其实是你想多了!详解感情发展的最大心理魔障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智”,平时在网上看到很多杠精骂人的时候都会体现出一定的智商优越感,开口就是骂别人傻X。

但很多时候,能量的释放与传递往往比知识和智力更加重要,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人看起来很聪明,但就是做不出什么像样的事情来,一辈子都庸庸碌碌,很大程度上就是自身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也就是说,有个聪明的大脑,却不怎么用,所以形成不了强大的影响力。

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些最能打动人们的音乐,是不是都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譬如,Adele的Someone Like U,这是一种深爱他人的强烈情感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传递,因此可以震撼到人们的心灵,形成“灵魂的通感”。

包括纤夫、军人喊口号,都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它使人振奋,因此,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一定需要选精力最旺盛的人,大部分时候他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手段和技巧,只需要迸发一股强烈的进取愿望,其散发出的强大能量便会令人振奋、追随和忠诚。

男女交往其实是潜意识交流

别怪女神不理你,其实是你想多了!详解感情发展的最大心理魔障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相亲总是失败?我问他,你在相亲时都跟女性聊的什么,他们会说聊一聊各自的情况、工作和背景等等,我说那难怪你失败了,因为你们之间的交流过于理性,聊的东西需要思考,所以双方很容易进入一种冷静的氛围,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感情上的互动与交流,过于有思考深度的交谈,会很难让聊天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那就是说话不带感情,给人感觉冷冰冰的,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受女人欢迎的问题——他们跟女人之间的交流往往不带感情,很难让人在感情上有所接近。

在泡学里,很多人挖空心思地去想开场白,背话术和惯例等等,女人每说一句话,他都在想用什么话术打压,什么时候该打压,什么时候该赞美……等等。也许他整套流程操作下来都没问题,成功地做到了对女人的吸引,让女人信任他,喜欢他,但问题在于,他最终会发觉,其实他与女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很遥远,因为他的理性思维阻挡了感情的自然交流,本来应该给出的自然反馈经过了理性层面的加工反馈出去,尽管调动了对方的情绪,但他自己会发觉其实内心并没有与对方有任何的接近。

这让我想起了《秒速5厘米》中的一句话——尽管我与他互发的短讯已经超过了1000条,但我知道我们心理上的距离并没有接近哪怕1厘米。

我跟朋友以前一起去酒吧的时候就发觉一个问题,就是在酒吧其实与人交流特别困难,但我们每次能跟姑娘聊上其实也就是短短两三句话,更多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跟她们具体聊了哪些内容,而是我们在交流时感觉非常好,我们心灵的Wifi能够接受到彼此的信号,因此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过多语言的表达,只需要跟随我们内心的感觉即可。过后我们也会和那些姑娘有交流,她们并不记得具体跟我们聊了些什么,但只是记得跟我们在一起的感觉很快乐,我们将这种超越语言的交流称之为——潜意识交流。

语言在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感情交流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我们彼此感情之间的有效交流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说某句话,做某个动作时所附带的感觉,同样的一句:“Hello”,如果你是一个热情大方的人,别人可能给你的反馈也会比较好,但如果你说Hello时畏畏缩缩的,别人对你的反馈自然不会好,语言永远只是我们传达信息的工具,而并不代表信息本身。因为有的信息无法用语言表达,尤其是感情。

因此,我们看到现在流行的情感技巧和教学,往往首先认为男女的沟通和交流是由显意识的思维来把控,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彼此交流产生别扭和不舒服的感觉。

如何才能形成推动关系发展的“有效交流”?{!-- PGC_COLUMN --}别怪女神不理你,其实是你想多了!详解感情发展的最大心理魔障

如果大家看过之前的章节,应该还记得我们身体里面的两个“我”,我命名为“我1”和“我2”,“我1”往往是群体意识中的价值判断,“我2”则是行动无意识的部分,比如踢球、玩游戏等等,都是“我2”在发挥作用,如果概念不明可参考前文:

只要你把心里那道坎过了,其实真的可以找到很好的另一半

其实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关系上的拉近和交流,往往是“我2”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在交流的当下我们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大量的尬聊其实往往发生在“我1”参与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句话都要进行一些价值判断,想来想去想半天,生怕自己说不好,给对方感觉不好等等。

而一旦有“我1”的参与,我们之间的交流不会产生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所以我们常常会处于“无感”的状态,这种无感就是因为“我1”的参与限制了我们身体激素的分泌。

所以,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关系要递进,首先你得要赢得他人的“好感”,这种好感会降低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价值判断,迅速进入“我2”之间的对话。

那么,这种”好感“的发生,往往是处于彼此都相对来说放松的情况下,而两个人要进入到比较放松的状态,其实往往都是在情绪比较高的时候,所以下一章节我们着重探讨,如何在制造高能交流,敬请期待,欢迎订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