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國家統計局回應蔬果漲價:極端天氣影響不具持續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情況。中國網 李佳 攝

中國網5月15日訊(記者 李高思)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鮮菜、鮮果明顯受到極端天氣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其價格的上漲也同樣不會持續在一個高位,食品價格是有平穩的基礎的。

劉愛華介紹,4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2.5%,漲幅比上個月上升0.2個百分點。4月份CPI漲幅上升主要受食品價格的影響,其同比上漲6.1%,比上個月上升了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鮮菜和鮮果三項當月同比漲幅都超過了10%,對整體CPI的影響程度大概是在0.2-0.4個百分點之間。

劉愛華認爲,從目前來看,因爲鮮菜、鮮果受到的短期衝擊不具持續性,豬肉的價格從2015年以來已經持續25個月下降,從上個月開始同比轉正,這種同比上漲具有一定恢復性。從未來走勢看,食品是很重要考量的因素,未來通脹的形勢首先看食品,目前看糧油供應比較充足,價格也比較穩定,爲總體價格的穩定奠定了較好基礎。

劉愛華指出,導致4月份上漲比較多的兩個因素,一個是豬肉價格的上漲,另一個是時令性較強的鮮菜鮮果受季節性影響比較大。分別來看,豬肉價格是一個恢復性的,豬肉價格持續兩年多的下降,確實對養殖戶的積極性有負面影響,隨着價格逐漸回升,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

劉愛華稱,經過一段時間,目前生豬規模養殖也比較大,應該說生產能力能夠彌補供給的短缺和不足,實現豬肉價格的平抑。再從鮮菜、鮮果價格來看,這兩個品種明顯受到極端天氣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鮮菜鮮果價格的上漲也同樣不會持續在一個高位。從這些方面來看,食品價格是有平穩的基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