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宋鵬 通訊員李海燕)3月23日,記者從新疆油田公司獲悉,在中國地質學會新公佈的2017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中,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南斜坡二疊系探明大型油田”榜上有名。至此,繼2016年度“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石油勘探獲得重大突破”上榜後,新疆油田的勘探成果已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成果表明,新疆油田勘探團隊在瑪湖凹陷南斜坡探獲大型油田。項目組提出上烏爾禾組爲區域不整合面之上第一套填平補齊的沉積,具備形成大油區條件。創新性提出3項認識和3項配套技術:構建了大型地層背景下砂體縱向疊置、橫向連片大面積成藏新模式;建立了凹槽區厚層狀低飽和度、斜坡區互層狀和古凸帶薄層狀三種類型油藏分佈模式,探井成功率從35%提高到76%;發現了上二疊統支撐礫岩高產儲層新類型,指導試油選層,多井獲得百噸高產;攻克扇體刻畫、低滲礫岩測井評價和低飽和度油層改造3項配套技術,試油獲油率從45%提高到83%。在上述認識和技術的支撐下,瑪湖凹陷南部上烏爾禾組勘探快速推進,落實三級石油地質儲量3.36億噸,展現出5億噸級前景。

據瞭解,新疆油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勘探開發,面臨後備資源不足的困境,與之相鄰的瑪湖凹陷是重要戰略接替領域。

2012年以來,針對制約礫岩勘探的資源、儲層、成藏和技術四大世界公認難題,新疆油田集中優勢科技資源,開展協同攻關研究,組成百餘人攻關團隊,加快破解制約勘探的關鍵地質認識和技術瓶頸。

在新認識和新成藏模式指導下,通過6年來不懈努力,瑪湖凹陷南斜坡2600平方千米大油區已初步形成,發現了全球最大的礫岩油田。創新形成了凹陷區礫岩油藏勘探理論認識與關鍵技術,是我國礫岩油藏地質理論研究與勘探技術攻關的重大創新性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瑪湖油田規模效益勘探整體突破和一體化增儲上產成效顯著,已成爲新疆油田增儲上產新基地,爲加快新疆能源工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對我國“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據悉,此次評選工作自2017年10月啓動,中國地質學會分別於今年1月18日、2月2日召開了2017年度“雙十”初評、終評會議。經評審委員會專家認真、嚴謹評審和投票,最終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十大地質找礦成果”。該年度的“雙十”評選呈現出專業分佈廣泛、覆蓋面大、候選項目普遍實力強的特點,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地質科技在不斷創新,地質找礦在不斷突破,爲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傳遞愛心的管道人

錦西石化廢氫回收綠色高效

哈法亞全面推進鑽井優質工程

雪域荒漠中打造高效勘探品牌

演練教你"絕地求生"

錦州石化三措並舉防化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