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拒执 法院查封KTV

“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你应该找他们啊!”“这得找领导,我真的做不了主!”“冤枉!我们是两家不同的公司,跟这事儿没关系!”本周四,海淀法院执行法官前往丰台区一家KTV进行强执工作,但该KTV的工作人员却互相推诿、扯皮,企图以此逃避执行。最终,法官查封了KTV内相关设备设施,如被执行人仍不履行判决,法院将依法拍卖。

拒不履行判决 领导不愿露面

据了解,本次执行起因于北京恩德公司和德维公司的一桩买卖合同纠纷。北京海淀法院审理后,判决德维公司偿还恩德公司仓库租赁费人民币20万元及利息损失。但德维公司却未能按时履行判决,原告恩德公司遂向北京海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德维公司的负责人究竟是谁,始终是个谜。凡是能联系到的人,都不承认自己主事儿。承办法官张瀚文经查询发现,德维公司也没有可供执行的登记财产,但有一家KTV尚在经营。德维公司称这家KTV由于经营不善并无盈利,因此没有收入可供法官查扣。

为防止被执行人改变经营计划,转移KTV内的设备,承办法官遂计划前往现场查封,并向其说明,若负责人仍拒绝配合,这批设备将进入拍卖程序,设备难免因折旧而贬值,这对于公司而言实为得不偿失,但负责人似乎并不在意。

听闻查封歌厅 “老总”匆匆现身

周四下午,法官一行来到现场后发现,这家拥有49间包房的KTV目前的确生意惨淡,整栋楼里只有一名前台接待、一名保安和一名工作人员。张瀚文法官现场电话联系KTV负责人,对方先说“我不是负责人”,而后又称自己在外地无法前来谈话。于是,承办法官查看了包房设备后,为每间包房的电视、点播台、音箱以及KTV内部经营的超市贴上封条,并请KTV工作人员确认查封扣押清单。承办法官给那位神秘的“负责人”留下一张法院传票,请他第二天上午到法院谈话。

就在贴封条的时候,一自称是KTV“老总”的男子来到现场,称他刚刚从外地赶回,并大声质问法官为何查扣他的设备,“我知道这个案子,当时那份合同的公章是假的!”法官向其说明判决已经生效,如果不服可以申诉,但必须履行判决。他又改口说,“我不知道有这个事儿,我是KTV负责人,不是公司负责人,这官司跟我没关系,我比谁都冤!”

拒执惯用套路 于人于己无利

法官解释完法律文书之后,没有再与他过多纠缠,而是告诉他,无论谁是公司负责人,都需按照传票通知到法院谈话。在履行生效判决之前,KTV不能继续经营。

昨天,KTV的负责人仍没有出现,KTV“老总”在电话里称“我已经转告负责人了,他来不来我也不知道”。法官向其重申了法律后果,若公司负责人继续和法院玩捉迷藏,或仍拒不履行,那么这批设备将被依法拆除并进入拍卖程序。

法官表示,对被执行人的各类“诉苦”已经司空见惯,在与公司相关的执行案件中,某些时候公司内部管理不善的确会导致“多头领导”。但更多情况下,这是负责人用以推脱责任、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套路”。公司负责人“踢皮球”、“躲猫猫”,视生效判决于不顾,会严重影响执行效率,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破坏法律权威。如果这家装潢繁复华丽的KTV因公司负责人的扯皮推诿无法营业,对于被执行人来说损失将更大。

北京晨报记者 黄晓宇/文 法院/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