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執,司機布萊克決定使用“文明”的手段,報警“逮捕”這位不守規矩的黑人婦女,令當事人意外都的事情是,這件事情被載入了美國史冊,事件中的主人公羅珊·帕克斯也將成爲現代美國最偉大的幾個人之一。1955年12月1日晚上六點鐘左右,一名42歲的黑人婦女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坐上了當時公交車設立的“有色人種”座位,此時一個白人上車後發現並沒有座位可以坐,白人司機詹姆斯·布萊克以命令的語氣,揮舞着手臂要讓這個黑人婦女和她其他身邊的幾位婦女讓座,彷彿黑人仍然是他們白人的奴隸。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羅莎被捕照片

1955年12月1日晚上六點鐘左右,一名42歲的黑人婦女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坐上了當時公交車設立的“有色人種”座位,此時一個白人上車後發現並沒有座位可以坐,白人司機詹姆斯·布萊克以命令的語氣,揮舞着手臂要讓這個黑人婦女和她其他身邊的幾位婦女讓座,彷彿黑人仍然是他們白人的奴隸。

在聽到這樣的語氣後,這名黑人婦女巋然不動,導致雙方產生了激烈的爭執,司機布萊克大聲怒斥:“你爲什麼不起立?”

這個黑人婦女傲然回答道:“我憑什麼起立??”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執,司機布萊克決定使用“文明”的手段,報警“逮捕”這位不守規矩的黑人婦女,令當事人意外都的事情是,這件事情被載入了美國史冊,事件中的主人公羅珊·帕克斯也將成爲現代美國最偉大的幾個人之一。

出生於盛世卻難享盛世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少女時期的羅莎·帕克斯

1913年,羅莎·帕克斯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她的祖母有一部分的蘇格蘭-愛爾蘭血統,然而這並不能讓他提升自己的地位。

童年時期的美國在世界經歷了一戰之後,逐漸趕超英國成爲世界上的第一大國,但當時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卻尤爲嚴重,而更令這些窮人雪上加霜的事情是,美國政府對於這些窮人不僅僅沒有扶持,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歧視”政策。

比如在二十世紀初,美國頒佈了全新的法律,宣佈剝奪黑人的選舉權,在羅莎出生的阿拉巴馬州,連那些貧窮的白人的權利都被剝奪,彷彿這個社會中,只有富有的白人才配生存一樣。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青年羅莎

羅莎在充滿歧視的氛圍當中長大,她目睹這着白人學生能夠乘坐公交車回家,而黑人學生只能走路回家。她晚年回憶稱:“公交車讓我第一次認識到世界有黑白兩個部分。”

1900年開始後,羅莎所居住的蒙哥馬利市就已經出臺政策,要求在公交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車內有一個種族隔離的標識,司機可以選擇擴張“白人專座”,減少“黑人專座”。當車上白人沒有座位站的時候,司機可以要求黑人讓座,甚至讓他下車。同時,如果白人在公交車的前列,黑人必須在車前買票,之後到車的後門上車。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3K黨在美國華盛頓大街上的示威遊行

1915年開始,美國社會中湧現了“三K黨”這樣的的白人至上主義黨派,一下子擁有了300-600萬的會員,他們在街頭上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對黑人進行了血性的打砸搶燒和私刑,帕克斯的祖父曾是南北戰爭時期的老兵,爲了保護自己的家人,他常常抱着槍守在門口。

帕克斯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而這一代美國黑人將會成爲二戰後美國消除種族歧視運動的主力軍。

戰鬥!戰鬥!戰鬥!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乘坐公交車的羅莎·帕克斯 發生在事件後

1933年,20歲的羅莎·帕克斯在新婚丈夫理髮師雷蒙德的支持下,順利的完成了高中學業,成爲了當時當之無愧的“黑人知識分子”,要知道那個時代只有7%的美國黑人完成了高中學業。此後他在10餘年的時間裏面,一直幫助黑人同胞對抗那些不合理的訴訟,並且成爲有色人種協進會的一名祕書,同時也是一個百貨樓的裁縫。

1943年,羅莎其實早已經和起先的那個布萊克白人司機有糾葛。一天暴雨突降, 羅莎慌忙的購買了一張車票,並且走向那個“屬於她”的黑人座位,當時公交車車前有幾個白人,羅莎這樣的行爲明顯是違反了“規則”,布萊克呵斥她叫她守規矩,下去後再從後門上車,羅莎照做了,沒想到剛下車布萊克就把車開走了,留下羅莎一人在暴雨中“被水淹沒”。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被逮捕的羅莎·帕克斯

1955年12月1日晚上六點鐘,忙碌一天的羅莎座上了那輛回家的公交車,而公交車司機正是那個和她有過恩怨的布萊克,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雙方在激烈的爭吵中,司機選擇報警,將這個黑人婦女逮捕。

12月5日,羅莎被判有罪,要求繳納10美元的罰款和4美元的庭審費用,羅莎不服判決上訴。

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這個黑人婦女被捕時間轟動了整個蒙哥馬利市,當地婦女政協發出了35000份的傳單,控訴警察局的無理行爲,同時號召所有黑人不要在星期一乘坐公交車。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此後黑人的步行抗議活動

當天暴雨連綿,但40000名蒙哥馬利市的黑人寧可走32公里的路程去上班,也不願給公交車公司出一毛錢。而羅莎·帕克斯的法庭宣判則被一拖再拖,好幾年的時間都沒有結果。

黑人社區抵制公交車的行爲也持續了381天,導致無數公交車公司破產、公交車司機失業,要知道,實際上當時在蒙哥馬利市區乘坐公交車的人中黑人佔據了75%。

而這起案件一直影響到了美國最高法院,最終最高法院判處公交車上的種族隔離政策違背憲法,予以取消,此事才得以告終,羅莎也贏得了“戰鬥”的勝利。

事後事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坐在羅莎·帕克斯當年所坐的座位上

羅莎自此之後成爲了美國民權運動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國際反種族隔離的代表人物,此後10年的時光她和馬丁路德金一起,爲消除美國的種族歧視努力。

此後,實際上她不斷面臨着失業、喪偶、喪兄妹、喪父母的悲劇,1994年他的家中甚至闖入了一個美國黑人,不僅搶走了她的財產,還怒扇她一耳光。90年代末到20世紀初患她還上了老年癡呆。

黑人公交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被逮捕,後美國將這一天設爲節日

羅莎在國會靈柩

晚年的她回憶稱,當時不讓做,只是“不願意被欺負”,同時表示“我們(黑人)越是屈服,這種遭遇就越多,壓迫也就越多。”

2005年10月24日,羅莎在自己的公寓中平靜的去世,而她也被美國人稱爲了“美國現代民權運動之母”被人們傳頌,同時她的葬禮還在國徽圓形大廳以國葬的規格舉行。

而她被逮捕的12月1日,也被甲冑和俄亥俄州定位羅莎·帕克斯節日,被定期紀念。

參考資料:

《FREEDOM'S DRUMMER: ROSA PARKS》

《The Torchbearer ROSA PARKS——Her simple act of protest galvanized America's civil rights revolu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