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戴笠之死一直是謎。

戴笠是軍統的領導人,無論是在世界特工界,還是在民國特工界,乃至於在國共特工界之中。他的影響力,可以說無人可出其右。不管是中統的徐恩曾,還是76號日僞特工總部的丁默邨、李士羣。還是當時的中央特科領導人李K農。在綜合影響力上,都是無法望其項背的。

最後,連校長都對戴笠感到忌憚。但到戴笠死時,又痛惜道,“雨農不死、大陸不失。”又有人開玩笑說,“十個k農,不如一個雨農”。又有人說,“還是K農厲害,專K雨農”。

據公開檔案,於上世紀60年代成立,極爲神祕的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在中國“第373號”檔案中,曾不無醋意地記載道,“他是世界諜報史上,唯一一個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能夠見到總統的人”。

並且還極爲詳細的描述道,戴笠的晉見,勿需通報,即可直入中國最戒備森嚴的書房,而蔣聽聞步聲,往往不需從文件中抬頭,先隨口說道“雨農請坐”,而來得也恰是戴笠。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反法西斯戰爭中NO.1之事,是美國的參戰。美國的參戰,能給糾戰中的雙方,起了一錘定音的效果。而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正是由戴笠先期轉給美國的情報部門。由於西方一貫懷疑中國情報部門的能力,美國將寶貴的預警情報束之高閣(美國還其他隱祕情報來源,但均忽視此類情報)。4天后,慘烈的事實,教訓了美國人,美國隨即怒不可遏地參戰。

此後,別說是美國情報部門,就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向中國的情報部門表示了敬意。戴笠因此也在世界特工界中,奠定了應有的地位。爲此,1943年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向蔣公提出,想見一見這位“中國最神祕的男人”、特工領導人戴笠,蔣公大概爲了繼續保持戴笠的“中國最神祕的男人”的位置,婉拒了羅斯福的邀請,此舉令羅斯福感到大惑不解。

據軍統上海站站長陳恭澍回憶,軍統局下轄各類人員30萬人。在戴笠的領導下,其觸角北伸日本皇宮、南及東南亞,上達民國高層、下抵上海灘青幫堂會。手下一大堆少將和中將。可他本人職銜只是個少將。而中將軍銜,卻是死後靠追晉得來的。這種倒掛的情報指揮體系,在各國均不多見。這也算戴笠之迷中的一個。

戴笠在民國期間,儘管爲人極爲低調,出入神祕。但自史料中查閱,卻往往給人以一種春風得意、長袖善舞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溢於泛着陳香的史料文字之上的。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也許出於性格上的刻意、也許出於特工天賦的本能,戴笠進入黃埔軍校後,對戴春風的本名,並不是特別的喜歡。他似乎更喜愛去做一個頜首低眉、著着蓑衣、戴着斗笠,待命暗緝的錦衣衛。當然,從軍校開始,對於別人,是輝煌軍旅生涯的開局,而對於戴笠,卻是隱入墨夜特工的起始。

也許是這種性格上的張揚,與優秀特工所必須的抑制之間的矛盾,既鑄就其神出鬼沒、跌宕起伏的一生。也鑄成了其功高震主、跨界政治的大錯。最後撞機岱山、機毀人亡,留給世界一個看不清、道不明的迷案

當今,有一種對其突亡的猜測,是說戴爲蔣公暗中所除。戴笠無疑是軍統的靈魂,但在戴笠後期史料中的記載,顯示他並不安心於軍統的工作。戴笠是蔣的左膀右臂,同時,蔣的多疑,也是舉世聞名的。

面對尾大不掉的軍統,面對着“雙十協定“中的取消特務機關,嚴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機關有拘捕、審訊和處罰人民之權一條,面對全社會對特務組織的口誅筆伐。政府限制戴笠的權力,已勢成必然。 因此,戴笠即使再能幹,也無法擺脫他背後那個巨大的陰影。而從政治運作的規律來看,猜測戴死於蔣的設局,是有道理的。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但蔣在1950年3月17日,其殉職4週年之會議上又說,“雨農不死,大陸不失”,則令這件謎案又撲朔迷離起來。蔣作爲近代的政治家,會如此孟浪輕率,想一出是一出。而限制戴笠的權力,辦法還是有的,這又何必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據沈醉和蔣專機駕駛員衣復恩的回憶,所得出的“技術說”。由於氣象條件很差,大雨滂沱、能見度差。專機駕駛馮俊忠出身於廣東空軍,資歷雖深,但飛行天分欠佳,其駕駛的考覈長期波動在及格線的邊緣。當時處理C-47飛行特情不力,撞岱山,而出了事故。

下面簡單瞭解一下,戴笠專機的情況,C-47是美軍在二戰中的功勳運輸機,累計製造1.3萬架。42年開始向中國大量提供,以支持中國的抗戰。該機以其皮實、適航性之好,後來竟成爲“駝峯航線”上的主力機型。“駝峯航線”要經常飛越氣象常年頂級惡劣的喜馬拉雅山,在強烈的氣流、惡劣的天氣、寒冷的溫度、敵機攻擊之中,總共爲抗日戰爭的中國運送了 59萬噸的物資。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該機在太平洋戰爭中,曾受到日軍中島隼式戰鬥機的攻擊,隼式機打光了子彈,也對其無可奈何。最後,日軍飛行員面對着皮實的C-47,頓生生無可戀之感,遂自殺撞擊該機,隼式機碎了機翼墜毀,C-47機艙頂部被撕開大口子,美駕駛員駕機蹣跚飛回了基地。所以,即便在嚴重損壞的狀況下,該機亦可以機腹迫降,道格拉斯公司就是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該機設計的。

在盟軍跨越萊因河的“大學行動“戰役中,大規模的機羣之中,美軍出動1700架C-47,頂着大量的高射炮火,不畏地面攻擊,運送了兩個師進行空降作戰。這型飛機就2個最大特點,“適航、抗揍”。美軍極爲喜愛這款運輸機。因此,經大量使用證明,戴笠專機肯定沒有問題。

並且戴機組對惡劣天氣,已有所防範,飛機在起飛時,就故意多加油,以延長留空迴旋的時間。那麼,問題出在駕駛員技術上?爲什麼,戴笠要用這款水平不太好的駕駛員。開後門塞進來的?誰開的,蔣開的,戴開的,這也敢開?又是黑幕重重,無以言說。

還有一種說法,戴是爲軍統北平站長馬漢三所害。這個偏坊間流傳的野史,說得神乎其神,什麼孫殿英盜寶、乾隆的九龍寶劍、什麼川島芳子、什麼馬之情婦劉玉珠,什麼定時炸彈,什麼馬漢三有投敵嫌疑,早已變節等等都出來了。這是一架令世人膽寒的軍統首腦專機,有詳盡而不厭其煩的駐泊、保衛、檢備、航飛的規程。況且,馬漢三僅以覺得戴笠會處理他,就毫無理由的先下手爲強。這個嫌太於兒戲,就不多寫了。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曾令美國防情報局充滿妒意記錄在密檔的戴笠。失事有2種推測可能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