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媽媽們往往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孩子有個什麼閃失。甚至許多地區流傳着“孕後三個月”不能說的傳統,理由是怕衝撞到孩子,導致滑胎。

這也不能怪大家太敏感,畢竟孕後的三個月,媽媽的身心變化巨大,胎兒確實處於“不太穩定”的狀態。

首先,近8成孕早期流產,是因爲胚胎存在某種自然缺陷(比如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等),導致的發育終止。雖然聽起來很殘酷,但這屬於自然界的優勝劣汰。其次孕婦因爲情緒等原因,體內的激素分泌不規律,則可能引起子宮發育不良、收縮頻繁導致流產。

爲了讓胎兒平穩安全地長大,許多媽媽在食物上下足了功夫。育姐的一個小姐妹莉莉也是如此,本來就瘦瘦小小胃口不大的她,開始對食物“挑三揀四”,螃蟹性涼、榴蓮燥熱、方便麪有防腐劑等成了她的口頭禪。雖說是爲了孩子好,結果到最後除了蔬菜和魚肉啥都不敢喫。

最近產檢,莉莉說自己經常感到頭暈,整個人常常沒力氣。醫生以爲是妊娠反應比較嚴重,驗查後卻發現是營養不良。

等到詢問完莉莉的飲食習慣後,醫生忍不住批評她:“你對孩子的安全非常注重是件好事,但是作爲孕婦要保證胎兒能吸收到充分的營養物質,你的重點完全搞錯了!這也不喫那也不喫,食物種類單一,獲得的營養根本不全面。”

像莉莉這樣過於擔憂食物對胎兒的影響,其實是很多孕婦的“通病”。育姐每天都能在論壇上看到媽媽發帖,比如“我昨天喫了次麻辣燙,對寶寶沒影響吧”、“忍不住喫了次冰淇淋,沒事吧”。

其實,普通食物孕婦基本上都可以喫!像醫生說的,豐富的食物來源能保證各類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的吸收,盲目忌口除了引起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還會影響喫貨媽媽們的心情,對胎兒無益。不過高糖、高鹽、重油、重辣、冰涼的食物媽媽們還是不要多喫,解解饞即可。

孕早期,胎兒最怕媽媽做這些事:

雖然盲目忌口是沒必要的,但以下這些行爲,卻真的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在不太穩定的孕早期,媽媽可要多加註意。

1、接觸有害物質

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菸酒、du品、放射性物質、過量輻射、甲醛、重金屬等物質非常容易引起寶寶畸形甚至導致流產,孕婦一定要注意遠離。

尤其是二手菸,即使孕婦自己不抽菸,爸爸或者家裏其他人抽菸,一樣會影響到孕婦。近年來提出的新概念:三手煙,指的是殘留在傢俱牆面和衣服上的菸草顆粒和尼古丁等化學物質,同樣會逐漸揮發,被孕婦吸入體內,對胎兒造成影響。

總之爲了胎兒好,孕婦需要一個無煙環境,孩子他爸提早戒菸吧!

2、亂喫感冒藥

藥物會對胎兒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引起流產並不是危險聳聽。因爲藥物可能影響媽媽的某些身體機能,引起生理變化,影響胎兒的器官發育。其次女性在懷孕後,對某些藥物的代謝能力可能會下降,盲目用藥會導致毒素積蓄在體內無法排出。

注意,盲目用藥是不正確的,但不意味着孕婦不能喫藥。以感冒爲例,如果媽媽只是流鼻涕咳嗽,忍一忍就過去了,對胎兒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已經發燒甚至超過了38.5攝氏度,請務必及時就醫,因爲高溫很可能導致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等畸形,嚴重甚至引發流產。

醫生會對藥物做安全評估,請孕媽和醫生保持聯繫,並說清楚自己的情況,使用專業的藥物爲自己和胎兒保駕護航。

3、溫度變化太大

孕早期不建議媽媽去泡溫泉,或者長時間坐浴,因爲這樣會使得媽媽的身體溫度升高。一旦羊水溫度隨之升高,寶寶的神經管可能受到損害。

與之相反,孕婦受到冷水刺激,血管會收縮,阻礙了胎兒的供氧供血。體弱的孕婦甚至會因此產生不正常的宮縮,胚胎着牀不穩,最後流產。

建議孕媽們控制好洗澡水溫度,讓胎寶寶生活在一個“溫暖舒適如春天般”的環境裏。

4、不補充葉酸

孕前三個月至生產後的三個月,媽媽們都要補足葉酸,這是預防胎兒產生畸形的必要步驟。尤其是孕早期,屬於胎兒齶部發育的關鍵時期,缺少葉酸,會引發神經管畸形,導致脣齶裂等疾病。

曾經有位媽媽生產完,竟然發現發現孩子長了個“豬尾巴”,醫生表示這都是因爲她孕期葉酸攝入不足,才引發了胎兒畸形。

5、做羞羞的事情

如果孕媽情緒精神過於激動,或者動作較爲魯莽,子/宮受到震動後,胎盤容易脫落甚至造成胎膜炎、胎膜早破、宮腔感染等不良情況。建議夫妻兩在這三個月忍一忍,等到孕中期再適當開展運動。

你在孕期忌口了嗎?家裏人有沒有阻止你喫什麼食物?你覺得有道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