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升入初中的初一新生,三年後將體驗“新中考”。

今天,市教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建立初中學業考試製度,初中畢業考與高中招生考將二考合一,2021年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改變唯分數論。

兩考合一,減少考試次數

本市將建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考試成績既是學生初中畢業又是升學的基本依據,明確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多重功能。

市教委明確,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合二爲一,實現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試,減輕學生重複備考的負擔和壓力。

延續選考淡化分數

《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考試設置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12門科目。

考試成績以原始成績和等級成績呈現,淡化分分計較。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延續現行中考方案給予學生適當選擇權的特點,在全開全學、全科開考、全科賦分的基礎上,在部分科目中選擇最好成績科目計入。

考題增加實踐,減少死記硬背

新中考突出實踐導向,增加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和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權重,爲學生提供優質、多元、豐富、生動的實踐活動,培養綜合素養。

考試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重點考察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合理控制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招生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思想道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評價結果以《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試行)》的形式呈現,設A、B、C、D四個等級。

評價報告冊及等級經公示後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招生使用。引導學校教師樹立正確育人觀和質量觀,淡化分分計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有望自主招生

高中錄取模式也將有所創新,現行普通高中招生方式將整合爲統一招生、校額到校、自主招生三類。

本市將探索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改革錄取計分科目構成,適當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和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機會。

市教委介紹,本市將完善招生計劃編制辦法,按市、區兩級管理權限和工作程序編制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並嚴格執行。同時,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規定,規範學校招生行爲,嚴禁違規招生和擅自提前招生。另外,嚴格控制考試招生加分項目和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覈公示制度。

專家解讀:“兩考合一”可減輕學生負擔

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否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北師大老師辛濤表示《實施意見》對此做了充分考慮,多措並舉避免增加學生負擔:

一是區別於高考改革,高中招生改革將初中畢業考試和中考“兩考合一”,實現一考多用,防止因開展學考而增加初中學生考試次數,避免加重學生考試負擔。

二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雖“全科開考”,但只將部分科目成績計入高中招生錄取的總成績,這也是基於不加重學生負擔的考慮。

三是在學生完成每門科目課程內容學習後安排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隨教、隨考、隨清,避免扎堆考試,分散了複習備考的壓力。

四是給予學生兩次外語聽力和口語考試機會,有助於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使學生髮揮出真實的水平。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