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有網友爆料稱,一名爲“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的賬號發佈在唐建陵違規拓印石刻的照片,並展示了拓片成品。不過,禮泉縣文物旅遊局證實網傳信息屬實:今年2月28日中午12時許,微博名爲“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的男子夥同王某、馬某(女),前往禮泉縣唐肅宗建陵南門私自拓印石獅,建陵文管所工作人員在監控中看到後,及時前往制止,並沒收油墨、刷子等拓印工具及石獅拓片一張。

陝西一男子私拓唐代石刻被拘 專家揭暴利私拓亂象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陝西一男子通過微博發佈了在唐代建陵違規拓印的石刻拓片。對此,陝西禮泉縣公安局表示,該男子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並處罰金500元的處罰。文物專家表示,不少石刻文物散落野外,監管難度大,加上拓印文物成本低、利潤高,有些人通過拓印文物販賣獲利。而長期的拓印,也會形成“水滴石穿”的效果,給文物造成破壞。

違規拓片男子被刑拘7日罰款500元

5月12日,有網友爆料稱,一名爲“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的賬號發佈在唐建陵違規拓印石刻的照片,並展示了拓片成品。

陝西一男子私拓唐代石刻被拘 專家揭暴利私拓亂象

據瞭解,唐建陵位於陝西咸陽禮泉縣,是唐肅宗李亨、章敬皇后吳氏、韋妃合葬陵墓,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月15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微博賬號“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已刪除相關內容。不過,禮泉縣文物旅遊局證實網傳信息屬實:今年2月28日中午12時許,微博名爲“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的男子夥同王某、馬某(女),前往禮泉縣唐肅宗建陵南門私自拓印石獅,建陵文管所工作人員在監控中看到後,及時前往制止,並沒收油墨、刷子等拓印工具及石獅拓片一張。

陝西一男子私拓唐代石刻被拘 專家揭暴利私拓亂象

5月13日,禮泉縣文物旅遊局報警,並將沒收的拓印工具和一張拓片移交給當地公安機關。禮泉縣公安局建陵派出所接警後,立即傳喚當事人。

陝西一男子私拓唐代石刻被拘 專家揭暴利私拓亂象

禮泉縣公安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記者,孫某某的拓印行爲對石刻文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壞,並造成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由於涉嫌刻劃、塗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警方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孫某某處以行政拘留7日,並處5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沒收孫某某違法拓印的拓片兩張。對於另外兩名參與拓印的同夥,民警正在做進一步調查。 5月15日,又有網友舉報 “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除在唐建陵私拓外,還與同夥在另陝西境內兩處文保單位違規私拓。對此,禮泉縣相關部門表示暫不知情。

5月15日,又有網友舉報 “文物鑑定專家孫大爲”除在唐建陵私拓外,還與同夥在另陝西境內兩處文保單位違規私拓。對此,禮泉縣相關部門表示暫不知情。

“水滴石穿” 石刻文物怕過度拓印

“石刻文物看起來很結實,但正所謂水滴石穿,長期的拓印對於石刻文物肯定會帶來損傷,實際上,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石碑,就是因爲拓印的次數過多,導致損壞的。”一位北京的文物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正規文物工作者在拓印時,首先需要向相應的文物部門提出申請,獲得批准後才能進行拓印。拓印時也會遵照很多原則,“有些私自拓印者爲了追求快,會用吹風機來給拓片做風乾,這是正規拓印工作所不允許的。”

陝西一男子私拓唐代石刻被拘 專家揭暴利私拓亂象

這位文物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據他了解,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人將私自拓印的文物拓片出售。“有很多地面石刻文物散落在田野裏,由於資金、人力的限制,監管難度不小,這就給一些人私自拓印提供了可乘之機。”另一方面,拓印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文具店可以買到的,或者可以簡單自制的,一件文物可以多次拓印,做出一件拓片的成本很低,有時只有幾塊錢。

與之相比,拓片的收益卻不低,“很多拓片流入市場,會被人用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買下來,如果是年代再久一些的碑刻,上萬也有可能。尤其是有時候,一些文物因爲某些原因被破壞了,其拓片就成了孤本,價值就更高了。”

該文物工作者表示,目前在北京等一些地區,野外的石刻文物大多安裝了監控,或者統一集中到一個場地,這樣都有助於避免私自拓印給文物造成的傷害。

國家規定:元代以前文物不應用原物拓印

文物專家表示,拓片本身是中國古人在爲了文化傳播得更廣泛而創造的一項偉大發明,如熹平石經的拓片就糾正了當時很多儒家經典的錯謬,幫助古人獲得了統一版本的儒家經典。但是隨着現代碑刻複製技術的發展,文物拓印的複製功能逐漸淡化,很多人收購拓片,更多地是爲了滿足自己對文物收藏的虛榮心。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根據2011年國家文物局發佈的《文物複製拓印管理辦法》規定,複製、拓印文物,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因文物保存狀況和文物本體特點不適宜複製、拓印的,不得複製、拓印。

根據規定,複製、拓印文物,應當依法履行審批手續。爲科學研究、陳列展覽需要拓印文物的,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應當翻刻副版拓印;元代以後的,可以使用文物原件拓印。在文物原件上拓印的,禁止使用尖硬器具捶打。

(北青報記者 熊穎琪 屈暢)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