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房颤门诊

点击关注查看详情

部分心衰患者经传统药物积极治疗、消除病因和诱因后,心衰症状和临床体征未能改善甚至恶化,这类患者称之为难治性心衰,一直是临床的治疗难题。

哪些人属于

难治性心衰?

难治性心衰患者通常具有以下表现:

过去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或急诊≥2次;

穿衣、洗澡诱发持续呼吸困难需休息,或者因呼吸困难或乏力不能平路走一个街区;

大多数时间收缩压<90mmHg;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因低血压或肾功能恶化而不能耐受抗心衰药物治疗;

无原因的消瘦或体重下降;

血钠进行性下降,<133mmol/L;

利尿剂量不断增加,仍不能减轻容量负荷;

已经植入了ICD但频繁放电。

变难治为

可治

这部分难治性心衰的原因可能是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如何将“难治性心衰”变为“可治性心衰”呢?心衰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01

消除引起心衰的病因

引起难治性心衰的病因很多,如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室壁瘤、心脏瓣膜疾病等,对上述病因寻找积极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冠状动脉重建、室壁瘤切除、心瓣膜成形或置换等根本上纠正病因。

02

避免诱发心衰的诱因

每一次的心衰急性发作对于难治性心衰的病人都是一种打击,避免诱发心衰和心衰加重至关重要。有些诱因如贫血是可以治疗的,有些诱因如感冒、劳累、熬夜、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是可以避免的。

03

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力

心衰患者自身也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若消瘦、体重下降,不仅使心功能进一步下降,而且导致心衰病人不能耐受治疗心衰的手术治疗;丧失了手术机会,心衰的病因便得不到根本的纠正。

04

等待心脏移植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外,心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心衰治疗最后的期望。

心脏移植对于无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法的重度心衰患者,可显著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文丨孙雪荣)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评论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