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資訊

京東末端配送機器人量產即將到來6月5日下午,京東集團與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在智能物流行業進行戰略合作,加速智能物流設備和服務類機器人的落地應用,重點在智能機器人制造尤其是末端配送機器人的量產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上海新時達和京東物流分別是國投創新旗下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和中移創新基金的投資企業。國投創新一直致力於促進投資領域產業鏈上下游廣泛合作和產品技術的深度融合。

▲6月5日下午,京東集團與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協議的簽署將有利於推動京東末端配送機器人大規模批量生產,滿足未來京東智慧物流體系下配送機器人廣泛應用的場景需求,解決城市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翌、總裁蔡亮,國投創新基金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王世海,上海曉奧享榮汽車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總裁田永鑫,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京東集團X事業部自動駕駛中心總經理楊晶等出席簽約儀式。

啓動配送機器人量產進程,打通機器人與電梯交互

作爲一家技術驅動的企業,京東正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全面應用,積極佈局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體系。尤其是在智慧物流領域,由京東X事業部打造的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等一系列智能機器人已經成爲構建智慧物流體系、推動機器人規模化應用的重要嘗試。尤其在配送機器人方面,自去年618起,京東已經在多地高校及園區進行了常態化運營;今年618期間,京東即將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周邊開闢全新場景,開啓在城市社會道路環境的常態化物流配送。

▲京東末端配送機器人開始從校園、園區場景走向社會化道路運營

新時達作爲電氣傳動及運動控制專家,同時也是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業務涉及機器人及運動控制系統、電梯控制系統、節能與工業傳動等領域,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控制器等,目前已經建設了多個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基地,通過數字化、物聯化、智能化,打造起智能製造領域極具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量產優勢。

根據合作協議,京東與新時達將利用各自在品牌、資源、技術等方面的有利條件,進行優勢互補,通過在智能物流行業內進行戰略合作、整合資源,建立起整套的物流生態環境,加速智能物流設備和服務類機器人的落地應用。

雙方的合作主要聚焦智能物流設備製造和機器人與電梯交互兩大方面:

一方面,京東通過新時達在出行領域、機器人領域智能製造的優勢,加速實現末端配送機器人的量產與落地;

另一方面,新時達將發揮在電梯控制系統方面的優勢,滿足京東物流配送及服務類機器人的電梯交互需求,共同推動配送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爲消費者帶來更具智慧化的服務。

目前的配送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戶外的場景下,如果想把訂單送到用戶家門口,還需要讓配送機器人學習一門新的“電梯”語言,讓配送機器人可以跟電梯來相互溝通。當配送機器人走到電梯前,電梯就知道它要乘坐電梯,還知道它要去哪個樓層,這樣不需要去按鍵就能實現電梯的開門和樓層控制了,京東2017年推出的服務機器人就具有這種能力。隨着京東與新時達的戰略合作,雙方也將在機器人電梯交互技術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爲配送機器人更加順暢地行走於大樓之中提供成熟可靠的技術解決方案,從而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不斷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讓科技成爲未來物流配送的支柱力量

在剛剛舉行的618 JD CUBE大會上,京東表示,要通過科技在無界零售時代拓展出更廣闊的服務空間,助推京東在3年內快速實現機器人產值、研發、應用規模全球前五的智慧創新型企業的目標,讓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帶來社會效率的全面提升。京東與新時達達成合作,成爲京東加快無人科技創新落地的又一步。

作爲智慧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東末端配送機器人已經在技術驗證、場景驗證方面走在國內最前面,隨着配送機器人在國內的率先量產,既有利於在末端提升消費者的物流體驗,推動配送機器人覆蓋更多人羣,解決城市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也有利於配送機器人成本下降,實現未來大規模的應用。配送機器人將與配送員一起組成“最佳CP”,實現更加快捷的配送服務,提高運營效率以滿足京東業務的高速發展。

“京東在零售與物流方面已經積累起巨大的技術勢能,伴隨着更多機器人量產投用,將探索出更完善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可複製的商業運營模式,推動無人化、智能化的設備融入京東物流配送的每一個環節,讓科技成爲未來物流配送的支柱力量”,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說。未來,智能物流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等智慧化設備,將會在京東的物流倉儲、配送等更多環節進行快速落地,並不斷加快規模化應用。

在合作中開放,向更多夥伴賦能。未來的京東,不只是機器人產品的大規模應用,而是提供更多的機器人技術應用解決方案,通過智能設備的應用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爲用戶體驗帶來質的變化,爲推動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創造更大價值。

來源: 國投創新

意向合作,文章轉載, 均可聯繫堂博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