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于2020财年营收预期中的宏观经济因素,实际上中美相关的业务占阿里巴巴总营收的比例目前相对较小,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跨境业务,所以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影响。我们所关注的宏观经济条件是长期趋势,这些都是推动阿里巴巴业务发展的趋势,但不是那种给环比业绩带来影响的东西,比如说GDP增长、工业生产或是其他因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5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NYSE:BABA)今日发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2019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四财季营收为人民币934.98亿元(约合139.32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第四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200.56亿元(约合29.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

阿里巴巴2019财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约合56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2019财年净利润为人民币934.07亿元(约合139.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CEO张勇及CFO武卫出席了随后召开的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大通分析师亚历克斯·姚(Alex Yao):我的问题关于阿里巴巴在低线城市的投资策略。公司一直在开展类似项目,考虑到当前运营环境的变化,比如说竞争格局、在不同城市的渗透率以及不同地区的可支配收入,阿里巴巴如何才能在2020财年在低线城市变得具有竞争力?阿里巴巴愿意在这些城市和消费群体中投入哪种财务资源?

张勇:2019财年,阿里巴巴核心电子市场的新用户数量增加了1亿多,其中77%来自于低线城市。正如我们在陈述环节中所说,阿里巴巴会继续投资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以获取新用户。我们坚信,当这些新用户融入我们的市场,当他们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会向他们提供广泛的商品选择,帮助我们扩大目标市场。

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会继续在营销支出方面进行投资,在营销解决方案上做出更好的规划。另外,我们在陈述环节中也提到了,我们不仅希望获取这些低线城市用户,还希望给予最好的体验,向他们呈现各种内生的搜索结果和推荐,为他们的网上购物提供广泛的商品和服务选择。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格雷丝·陈(Grace Chen):我的问题关于2020财年业绩预期。管理层可否详细介绍一下销售预期,比如核心业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预期?公司是基于哪种宏观经济条件做出2020财年销售预期的?武总刚才提到,阿里巴巴在2020财年并不打算对信息流进行商业化,这是否预示着,如果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允许阿里巴巴在2020财年从推荐信息流中创收,那这一计划是否仍然存在变动的可能?

武卫:我们预计2020财年营收将达到人民币5000亿元,同比增长33%左右。根据前几年的状况,绝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中国零售业务,2020财年同样是这种情况。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预计随着我们进一步执行新零售战略,自营业务收入在阿里巴巴总营收中的占比会继续上升。

至于2020财年营收预期中的宏观经济因素,实际上中美相关的业务占阿里巴巴总营收的比例目前相对较小,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跨境业务,所以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影响。在5000亿元人民币的2020财年营收预期中,我认为冲击相对很小,并不太大。

蔡崇信:我来补充一点。我们所关注的宏观经济条件是长期趋势,这些都是推动阿里巴巴业务发展的趋势,但不是那种给环比业绩带来影响的东西,比如说GDP增长、工业生产或是其他因素。实际上,中国宏观经济以前过于重视制造业,但中国经济正在向服务导向型经济转型,在过去五年内,制造业失去了大量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服务岗位。就业岗位的持续增长推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并且推动了持续消费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宏观经济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还在向国内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会持续很多年。将来,中国会扩大进口,这些都是对阿里巴巴业务带来影响的宏观经济因素。阿里巴巴就好像是在河里游泳,目前是顺流而不是逆流,因为所有这些长期的宏观趋势因素都是带来顺风,是推动阿里巴巴业务不断发展的力量。(凡萧)

(持续更新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