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中國烹飪協會支持、禧雲國際主辦的“跨界突破 共享共贏”中國團餐2.0升級峯會暨首屆千牌萬店風味小喫創新論壇在南京開幕,匯聚了餐飲行業“最強大腦”——中國烹飪協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千喜鶴、中快、福建京元、芒果青年等團餐企業,曹狀元、淳百味、豆漿記憶、阿里郎、老城街等餐飲品牌,以及筷玩思維、億歐、紅餐網、團參謀等行業主流媒體,千人齊聚,大咖雲集,是今年以來罕見的大規模團餐行業盛會。

大會首次聚焦團餐品牌化發展,併爲200家團餐企業和500家餐飲品牌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爲團餐引入餐飲品牌、品牌入駐團餐開放新通路,促進行業內外的跨界合作和互相融合。在大會期間,有多家小喫品牌與團餐企業達成合作,並現場簽約。另外,中國烹飪協會、禧雲國際等發起中國團餐與風味小喫創新合作聯盟,後續將爲聯盟成員優先提供產品研發、品牌包裝、服務提升、營銷推廣、供應鏈整合等優質的一站式品牌服務,助力品牌成爲擁有市場核心競爭力的爆品。

中國團餐與風味小喫創新發展聯盟成立

此外,大會還圍繞新消費時代下團餐行業轉型升級的問題進行探討,並針對團餐企業和社餐品牌的痛點、團餐行業的未來走向、團餐如何加強品牌化建設等一連串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消費升級倒逼產業變革,團餐品牌化成破局之道

在新商業時代,消費升級勢不可擋。隨着團餐消費羣體趨向年輕化,80後、90後、00後消費羣體在就餐場所中更加註重服務和環境,在餐飲品質上更加註重健康和口味,已經逐漸不適應傳統意義上產品迭代慢、食物“顏值低”、粗獷加工、就餐環境差的團餐,倒逼團餐進行變革。

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執行副會長李亞光

“今天的團餐市場已經進入了廣闊的機關單位和企業,進入了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進入了醫院、養老和社區,消費不斷升級,市場不斷細分,精準服務、高質量發展,企業競爭使我們的團餐企業的改革升級與創新發展成爲必然的趨勢,”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執行副會長李亞光表示。

禧雲世紀品牌CEO李星

禧雲世紀品牌CEO李星在演講中也指出了破局團餐危機之道——品牌化。具體來說,就是團餐企業引進小喫品牌、快餐品牌和連鎖餐飲品牌,讓新奇特、品牌形象好的產品入駐檔口,在運營和供應鏈上實現標準化操作,降低成本、提升服務,並通過品牌研發能力推動產品快速迭代,滿足消費者快速變化的需求。

社餐VS團餐大跨界,標準化是關鍵

不僅團餐要走品牌化路線,很多社餐品牌也趨向團餐化。團餐擁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且具有管理成本低、客戶源穩定、品類規劃規範化等優勢,而社餐品牌長期以來受困於運營成本高、客戶源不穩定、同業競爭壓力,進軍團餐意願強烈。

淳百味董事長張萬和

新派沙縣小喫推廣者淳百味董事長張萬和表示,品牌進入團餐需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跳出社餐門店的成功經驗與經營模式,另外一個是確保檔口終端的盈利能力。團餐定價偏低,利潤率不高,品牌必須要打造成本低且可快速複製的標準化模式,保證在短時高人流保證出餐速度,並通過營銷等手段進行大力推廣,以確保檔口終端的盈利能力。

團餐與社餐之間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品牌加盟,而是要通過雙方的變革和融合,打造出適應雙方業態的合作模式。其中的關鍵點,就是要通過高度的標準化、優質的供應鏈、快速的創新能力,打造物美、價廉、快捷、多元的品牌化團餐。

團餐企業VS小喫品牌圓桌會議環節

此外,社餐品牌和團餐企業在跨界突破過程中,還遇到了一些共同的痛點——中小團餐企業和餐飲品牌缺乏專業團隊、供應鏈資源,找不到價格低、品質好的原材料,無法將品牌打造成爲跨區域、規模化、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爆品。禧雲世紀品牌CEO李星表示,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禧雲世紀品牌就是瞄準了這一產業空缺,爲餐飲品牌和團餐企業提供包括標準化運營方案、技術和服務等在內的一站式餐飲品牌解決方案。

團餐轉型升級在即,2.0時代已開啓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團餐逐漸告別傳統跑馬圈地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轉而向更加集約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實現從1.0到2.0的跨越。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團餐委員會主席劉延雲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團餐委員會主席劉延雲在演講中給出了團餐2.0的定義:未來團餐行業要朝着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打破舊有的形象,成爲新時代下的“新團餐”,也就是團餐與新服務、新營銷、新技術、新模式充分融合的2.0時代!

作爲此次活動的主辦方,禧雲國際爲行業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旨在爲團餐企業的轉型與發展持續賦能,實現與行業夥伴、團餐企業、消費者的多方共贏,共同推動產業的快速升級。據悉,禧雲國際於今年5月份宣佈獲得來自螞蟻金服、口碑、鼎暉投資2億美元的A輪融資。截至目前,公司旗下供應鏈集中採購、品牌整合營銷、食品安全管理、人才管理培訓、企業信息化建設五大板塊業務,已累計服務2,100餘家餐飲中心、30,000餘家檔口門店、覆蓋團餐營業收入120億元、觸達團餐消費用戶15億人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