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街區裏,公共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展現城市文化與城市魅力,同時還承載着作爲居民重要社交場所的職能,可以說,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針對此類街區公共空間,美國的街區設計者於2005年提出“微公園“的概念,認爲此類小型空間作爲街道的拓展,通過提供服務設施和綠色植物,能夠讓行人可以有一個公共場所得以放鬆並享受城市周圍的氣氛。微公園的設計造福了居民和遊客,爲他們提供了獨特的公共空間,也讓周邊的企業可以吸引更多顧客,從而促進社區至之間的交流。同時也在一些擁擠的地區增加了人們行走的空間,減少了停車位對於人性空間的侵佔。

一些學者認爲微公園的優勢總的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動態的公共空間

——微公園給人們提供休憩放鬆和享受城市的場所。

2、擴寬人行空間

——微公園給人們提供更多步行空間,尤其是那些狹窄或擁堵的人行道(例如歷史街區中的衚衕與小巷),反映了城市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

3、帶動當地的商業發展

——微公園獨特的公共空間提供座椅,並且吸引潛在的客戶。

4、增強社交生活

——微公園通過營造受歡迎的公共空間,培養了社區意識。

國外對於微公園的實施較多,在歐洲與美國,現在已經建立了超過100個微公園。在中國,近年來纔開始學習微公園的概念,對於微公園的應用也較少,北京前門大柵欄楊梅竹斜街是成功引入微公園概念進行衚衕面貌升級的案例之一。

基地概況

微公園位於楊梅竹斜街的西端,現在已經成爲大柵欄歷史街區中最爲活躍的公共空間之一。

但在設計改造之前,微公園所處場地被人爲變成了能夠24小時開放停車的停車場。這裏有兩組石桌石椅,卻無法吸引居民來此閒坐——人們身處這原先被設計爲公共休憩空間的場所,視線會被車隔斷。從東向西開車的遊客,在下車步行逛街之前,會選擇把私家車停在此處;同時,大柵欄片區的其他居民,有時也會借地滿足自家的停車需求。因爲車輛“霸佔”空間,人也就隨之減少。在這裏很難看到坐下歇腳的遊客,除了社區居民之外的人,大多也不會來此逛街。

設計前的停車空間

微公園概念的應用

衚衕空間狹窄,是爲人的尺度而存在,因此要鼓勵人們乘公交到該片區,進而步行進入衚衕,而不是把私家車開進來。而步行於衚衕,也能夠倡導人們選擇環保綠色的出行方式,同時爲街區帶來更加熱鬧的氣息。將公共空間還給居民,可以保留衚衕原住民原始的生活方式,讓居民可以一起在這塊靠近大柵欄片區中心同時也是楊梅竹斜衚衕最寬的地界上活動。

公共空間的評價

設計團隊選取了9個元素開展微公園的人性化改造工作。

增設標誌,在停車標誌下加了樹和人,意即把停車之處變成人停留的場所;

設置自行車停車架,意圖傳遞比起汽車更歡迎自行車這一出行方式;

搭建三角遮陽布棚,一方面達到景觀效果,另一方面讓人可以靈活選擇曬太陽或者是遮陰;

增加木製座椅——共四個方向,每面能容下兩人並排坐,便於交流,孩子也可以借平臺玩耍;

爲了交流方便,移動式桌椅也必不可少,人們可以對其自由組合,可以三口之家環坐,也能一個人單獨坐;

在牆上設下游戲裝置吸引孩子來玩,此外還引入花箱、假草和商家,最大程度創美微公園,讓它成爲足夠吸引人的公共空間。

微公園概念在歷史街區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楊梅竹斜街微公園的嘗試不僅解決了街道缺乏活力、遊客無處休憩、居民缺乏公共交流空間等問題,在提倡自行車出行的同時,也解決了機動車佔用公共空間的問題,爲大柵欄歷史街區公共空間的設計起到很大的幫助,在增加了街道交流活動聚集了人氣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商業經濟發展。

微公園概念融入歷史街區公共空間,就是要結合街區周邊的環境,通過綠色植物、服務設施、靈活的座椅安排以及周邊的小型商業等一起改造出一個適合歷史街區、能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吸引更多遊客低成本的小型的公共空間。

除此之外,許多歷史街區中都有古樹或者保留建築。微公園的設計可以結合古樹和保留建築,不僅改善環境,同時也使它們能夠成爲街區中的設計節點,從而得到更好的保護與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