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80年代,估很多人都知道当时中国比较穷,80年代初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很多地方经济刚刚起步,人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是很高。在80年代根本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情况,当时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也算是高收入家庭了,一辆自行车跟今天的国产汽车差不多是一个级别的。

1980年有辆自行车是什么水平?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那在80年代初有一辆自行车的人收入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80年代初的自行车放在今天大概值多少钱?类似的问题,估计有不少朋友都有兴趣去探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下。

我们先来看看80年代初一辆自行车的售价。

在80年代初,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仍然是很多地方出嫁的三大件,80年代初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了不起的,骑着一辆自行车去撩妹,成功率至少可以提高一半以上。

不过在80年代初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只能是很多人的一种奢求,很多家庭根本就买不起,因为当时自行车还是挺贵的。

在80年代,我国的自行车主要有两个品牌,分别是凤凰牌以及永久牌自行车,当时这两个品牌的车价格大概在160块钱左右。

再看下80年初的工资收入水平。

在8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很穷,就算在广东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普通工人工资收入也并不是很高。有些地方一个学徒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块钱左右,普通的工人工资能达到40~80块钱之间。比如1980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一年也只不过是762元元,平均下来每个月是64块钱。

1980年有辆自行车是什么水平?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按照这个收入水平,一个城市职工需要3个月收入才能买到一两自行车。

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更低了。在80年代初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也没有什么产业,很多偏远地方的农村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在1980年很多农村家庭都买不起自行车,不过到80年代末之后,自行车也慢慢开始在农村地区普及起来,当时很多农村结婚都要送一辆自行车。

另外在在80年代初的时候,即便有钱很多也不一定能够买到自行车,因为当时购买自行车需要有购车票才可以!

1980年有辆自行车是什么水平?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1980年购买一辆自行车的人生活是什么水平?

80年初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都不怎么高,跟周边国家线相比更是有较大的差距。比如70年代,南越西贡的大街上已经满是摩托车了。而日本的私家车保有量在1972年超过了1千万辆。相当于每10个人中有一个人拥有私家车。1979年日本的乘用车保有量突破2千万辆;进入80年代,每5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私家车。

1980年有辆自行车是什么水平?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相比之下很多普通的中国居民当时不要说买摩托车或汽车,能有1两自信车绝对是算得上中等收入人群了。如果跟今天对比的,拥有一辆自行车至少相当于今天有一辆合资车差不多一个档次了。

80年代初一辆自行车放现在值多少钱?

1980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年,40年时间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1980年的时候我国的GDP只有4587.6亿元,而到了2018年我国的GDP已经突破90万亿,相当于40年时间翻了196倍。

而从1980年到2019年我国的物价也有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代当时物价水平是很低的,我们以上海为例,80年代初,在上海城区大米0.15元左右/斤;猪肉0.85元左右/斤;菜油0.8左右/斤;香烟0.75元左右/包;油条4分/根(半两),淡豆浆3分,咸豆浆 4分,甜豆浆 5分,阳春面8分/二两一碗,菜汤面 15分(加现炒的菠菜、油豆腐等),火柴2分/盒,盐0.15元/斤,食油0.88元/斤(1987.1)(凭油票供应)。。。

到了2019年物价水平相对1980年已经提高了很多,比如目前大米的价格大概是3元左右/斤,翻20倍;猪肉大概是12元左右/斤,翻了14倍;好一点的花生油大概是15元/斤,翻了19倍左右;

通过上面各种产品的价格对比可以发现,80年代的物价是比较低的,今天很多物价跟80年代相比已经上涨了20-30倍之间。所以1980年160元左右的一辆自行车换做今天的物价,至少值4000元左右,跟普通的工薪族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

不过随着我国自行车产产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在共享单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的冲击之下,目前普通的自行车价格并不是很高,300元-5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稍微好点的自行车也就2000元左右,只相当于普通工薪族半个月的工资左右。

即便是这样,目前骑自行车的人也越来越少,毕竟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很多家庭都具备了购买私家车的能力,所以目前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开车都是非常普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