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一期的眼視光大咖深度解析,相信大家已經對軟性隱形眼鏡(以下簡稱軟鏡)有了更多的理解。的確,現代軟鏡已不僅是矯正近視、遠視和散光,提升視覺功能的工具,而且與配戴者不同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同時,從醫學科學發展的更深層次來看,軟鏡還與眼科臨牀諸多疾病的診療有關。

大家知道,問診是就醫過程中重要的第一步。醫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狀和需求,才能對症下藥,有效解決問題。在軟鏡的驗配過程中,問診也同樣重要。只有在瞭解患者眼部情況和戴鏡需求之後,軟鏡驗配從業者才能更好地爲配戴者推薦合適的軟鏡,從而讓配戴者享受舒適、安全和健康的戴鏡體驗。

強生安視優本期特邀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帆教授、四川大學華西臨牀醫學院眼視光學系主任劉隴黔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視光部倪海龍主任,爲你深度解析《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裏病史採集(問診)的相關內容。

眼視光大咖深度解析

《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

病史採集(問診)和鏡片推薦

Q1:爲什麼要進行病史採集(問診)?

呂帆教授:在白皮書裏,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病史採集。可是有些人不理解,爲什麼要跟配戴者進行這麼多的交流,這就是軟鏡驗配與其他矯正方法不一樣的地方。醫生都知道,跟患者之間的問診交流,是整個醫療行爲重要的第一步。因此,在軟鏡驗配的流程中,我們將問診放到了裏面,這也體現了軟鏡驗配和框架眼鏡不一樣的地方,體現了問診的重要性。

倪海龍主任:問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爲我們需要了解配戴者的戴鏡需求和戴鏡場景,並結合這些因素去綜合考慮,從而推薦適合他的個性化軟鏡。同時,在問診的過程中也能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係。

Q2:如何根據問診結果推薦鏡片?

倪海龍主任:現在的年輕人,很想配戴軟鏡,但他們每天生活在很侷促的空間中,比如每天在辦公室的空調環境中,長期面對視頻終端,極容易出現乾眼和視疲勞。雖然這種環境不利於軟鏡的配戴,因爲配戴的不適感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軟鏡的接受程度,但選擇保溼性能卓越的軟鏡產品,依然可以幫助他們健康配戴。

另外,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需要引起關注。我們經常面臨紫外線的防護問題,好的接觸鏡能夠充分提供對紫外線的防護。從這個角度講,對於配戴者,依然有適合的軟鏡可以配戴。

眼視光大咖深度解析

《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

隱形眼鏡的總體地位和發展趨勢

Q3:隱形眼鏡在眼視光行業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

呂帆教授:屈光矯正3大成熟方法包括框架眼鏡、屈光手術和隱形眼鏡。因此,軟鏡作爲驗配程度很高的隱形眼鏡也是非常重要的。

隨着軟鏡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不斷提升。因此,作爲醫生和學者,我們也一直在推進這項工作。

在中國,軟鏡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雖然其中有一些困難,經歷了一些跌宕起伏的過程,但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它的發展是健康、有效的。也就是說,軟鏡在中國處於逐步被廣大百姓接受的過程,也體現了它不同於其他屈光不正矯正手段的優越性。

所以,作爲醫生,我們可以大膽地推薦軟鏡。但前提是,一定要在規範的標準下,遵循科學的流程,選擇好配戴者。

劉隴黔教授:對成人來說,屈光矯正的方法有3種:框架眼鏡、隱形眼鏡和屈光手術。對兒童來說,只有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值得一提的是,隱形眼鏡在兒童配戴者的應用中,提供了框架眼鏡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特別適合無晶體眼、屈光參差等患兒。

Q4:軟鏡健康配戴的總體趨勢是什麼?

呂帆教授:總的來說,軟鏡是和眼睛直接接觸的醫療器械產品,週期越短越安全。最有說服力的是我去年看到的美國一位教授的報告,他調查了美國眼科醫師中配戴隱形眼鏡的情況,其中佔比最高的人羣選擇了短週期軟鏡,單從這個資料來看,軟鏡“週期越短越安全”就足夠有說服力。

◆ ◆ ◆

《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業界代表體驗深刻,感悟良多

編者語:軟性接觸鏡《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的發佈,引起了業內同仁的廣泛關注,其中,有關軟鏡配戴問題的專家訪談,引起了一些大型連鎖驗配機構驗光師的熱烈反響。爲此,本期特邀重慶視光學會會員、重慶千葉眼鏡旗艦店驗光師兼千葉眼鏡公司驗光培訓師周雪玉,圍繞有關隱形眼鏡驗配的專業問題,來分享自己日常驗配的實踐經驗及對眼健康白皮書相關內容的體驗和感悟。

周雪玉

重慶視光學會會員

重慶千葉眼鏡旗艦店驗光師

千葉眼鏡公司驗光培訓師

Q1:白皮書中提到,軟鏡初戴者要在配戴後的1周、1個月、3個月和之後每半年進行一次眼部健康檢查。在日常驗配中,您是如何向消費者宣講這一點的?消費者接受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您又是如何解決的?

周雪玉:在日常驗配中,我會告知軟鏡初戴者,定期進行眼部健康檢查很重要。定期眼檢的目的是對戴鏡期間的眼部健康進行有效監控,從而提高軟鏡的配戴成功率,同時也有利於配戴者養成良好的配戴習慣,降低因軟鏡不當配戴所造成的眼部不適及眼部健康問題。

從目前來看,配戴者對戴軟鏡需要定期複查的要求接受度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軟鏡的複查頻率比框架眼鏡頻率高,配戴者覺得很麻煩,但也有一部分配戴者認爲配戴軟鏡時未感到不適就沒有複查的必要。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會在配鏡過程中向配戴者講解眼檢隨訪的重要性,保留其配鏡資料,並告知配戴者:爲了提高配戴成功率並保證配戴的舒適度,我們會定期通過電話、短信或微信方式提醒配戴者到店複查。

Q2:白皮書中特別強調“健康透明軟鏡5要素、健康散光軟鏡6要素和健康彩色軟鏡7要素”的第一要素均爲“合理配戴週期,越短越健康”,在具體驗配中,應該如何掌握這一原則?有無具體案例分享?

周雪玉:軟性接觸鏡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中所提到的“合理配戴週期,越短越健康”是極爲合理的。要在具體工作中恰當落實這一原則,主要方法是根據配戴者的眼部健康狀況及配戴習慣來進行軟鏡的推薦。

在此分享一個案例。我曾接待過一位顧客,大約30多歲,平時主要從事文字工作,配戴軟鏡差不多有10年了。最近每到下午,眼睛會出現發紅、乾澀等不舒適症狀,同時伴有視力下降。嘗試更換新的軟鏡後,沒過幾天又出現了上述不適症狀。

經屈光檢查,發現雙眼屈光度數沒有問題;進行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發現配戴者瞼結膜粗糙、充血爲2到3度,同時,檢查到鏡片上沉澱物較多。與配戴者溝通後,瞭解到其配戴半年拋軟鏡,平時因工作忙幾乎沒有護理過鏡片。

因此,我們分析原因是鏡片沉澱物過多引起的眼部過敏反應。爲此,我們建議配戴者選擇硅水凝膠的日拋鏡片,配戴者接受意見並配戴一週後複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顯示其眼部充血等症狀有所減輕,並自述現在每天配戴的舒適度和清晰度比以前明顯改善。1個月後再複查,眼瞼的充血和粗糙等症狀完全改善。

Q3:上期專家訪談中提到,軟鏡最好也要能防紫外線。您是如何理解這一點的?這對門店的實際工作有怎樣的意義?

周雪玉:我的理解是軟鏡除了有增加眼睛美觀度和矯正視力的作用,同時也應具有保護眼睛的作用。在室外,紫外線會從各個方向射入人眼;在室內,電子產品也會產生紫外線,對眼睛產生傷害,因此,除了在室外配戴太陽鏡外,配戴防紫外線的軟鏡也很有必要。軟鏡配戴能最大範圍地覆蓋整個角膜,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對門店實際工作的意義在於:通過與配戴者的溝通,爲配戴者提供最佳的眼部健康方案,提高配戴者的眼部舒適度。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門店的專業形象,同時增加顧客對於門店和產品的信任度和美譽度。

Q4:針對上期專家訪談中有關“散光鏡片軸位穩定”的問題,您是如何理解的?在日常驗配實踐中,如何做到這一點?

周雪玉:長期配戴眼鏡的人都知道散光是有軸位的,驗光時軸位出現偏差會影響配戴者戴鏡後的視力清晰度和配戴舒適度。平時人們配戴框架眼鏡時,鏡片是固定在鏡架上的,鏡片散光軸位不會隨着頭位的改變及眼球的轉動而改變。

但軟鏡是戴在角膜表面的,當配戴者在眨眼時或體位改變時,鏡片受到眼瞼作用和體位改變的影響,其軸位也會發生改變,從而使配戴者視力的清晰度及戴鏡的舒適度也受到影響。所以具有良好製造工藝的散光軟鏡對散光軸位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散光鏡片配戴是否成功,除了受鏡片設計的影響,還受到驗光配鏡環節中試戴評估的影響。

在日常驗配中,我們對於配戴散光軟鏡的顧客會有一個試戴評估環節,主要是評估配戴者配戴鏡片的舒適度、矯正視力及鏡片與眼睛的匹配情況,最後根據配戴者的試戴情況給予其合理的配鏡處方和配鏡建議。

Q5:針對軟鏡配戴者健康標準定義和健康軟鏡要素,您目前是怎樣在門店日常工作中執行和落地的?強生安視優®團隊需要做什麼能更好地幫助您來執行和落地?

周雪玉:針對眼健康白皮書中提到的軟鏡配戴者健康標準定義和健康軟鏡要素,目前我們公司以眼健康白皮書爲嚮導,結合門店的實際工作制定了一套標準的軟鏡驗配流程。整個流程分爲6個步驟,所有門店必須按此步驟操作,公司會不定期對門店的驗配流程進行抽查,以確定標準驗配流程的貫徹實施。標準驗配流程的實施爲配戴者提供了專業化的驗配體驗,也帶給配戴者獲得更清晰、更舒適、更放心的視覺體驗。

我們希望強生安視優®團隊能給我們更多的相關培訓,傳授給我們先進的配鏡理念,同時也希望強生安視優®團隊能提供更多相應的平臺,給行業人員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

眼視光大咖深度解析

《眼健康相關內容白皮書》

呂帆教授談白皮書的意義

呂帆教授:這本白皮書意義非同凡響,它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科學的態度,二是對社會的責任心。

科學的態度是指,整本白皮書是基於臨牀的規範和流程,也基於多年臨牀經驗,以此形成的規範和共識。需要我們專家和從事這個行業的公司,大家共同承擔科普的工作。希望通過各種不同的驗配途徑和機構,或者通過發行渠道,能夠做到人手一冊白皮書,從多個角度去進行普及這個共識。

軟性接觸鏡推薦品類指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