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恭親王奕訢聯合兩宮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輔政同治小皇帝。同樣的在1643年,還在東北的皇太極猝死,由其弟多爾袞攝政,擁立福臨稱帝,號爲順治帝。大清這個時候的情況很是相識,都是主少國疑,都是親王輔政,都有太后在背後,而且朝廷都面臨着非常情況。

  咸豐去世後,由6歲的載淳即位,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皇太極猝死之後,由於沒有留下遺囑,經過多方的妥協,在各親王、宗室的一直同意下,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福臨爲帝,即是後來的順治帝。同治皇帝經過政變之後,由奕訢輔政;順治皇帝有多爾袞爲攝政王。他們之間的權力其實差不多,奕訢的情況是有兩宮太后牽制,從內部上來說,他控制不了整個朝政;多爾袞有其政敵濟爾哈朗、豪格等,也無法完全的控制朝政。從客觀上來說,他們兩個人都無法擺脫別人的掣肘,權力無法統一。

  那麼爲什麼多爾袞和奕訢的結果不同呢?

  主要是奕訢面臨的情況和當年的不同,而且他也有其自己的弱點,那就是沒有兵權。當時的大清,內有太平天國,外有英法聯軍,鎮壓天平軍的都是漢族的封疆大吏,和英法對接的是蒙古的僧王。奕訢主要是執行官,具體的兵權並不在他的手中。而多爾袞不同,當時的八旗軍隊,多爾袞有兩白旗、正紅旗、正藍旗、正黃旗和他的兄弟支持,所以實際權力多爾袞要和奕訢大的多。

  高層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想法不同,多爾袞時期,大家雖然是政敵,當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打進關內,取代明朝的天下。而奕訢的時候,開展洋務運動,朝廷上並不是一致的,有頑固派的抵制。而兩宮太后雖然明面上支持洋務運動,暗地裏也對頑固派的抵制不予理睬,造成朝廷的決策中心目標不統一,而權力的鬥爭又愈演愈烈,所以奕訢的改革最後變成一場空。

  清朝作爲中國封建最後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其興起和衰落存在相識的地方。興起的是時候,大家雖然有矛盾,但還能一致對外,發展自己的勢力;等到成功的時候,大家反而因爲利益的關係,窩裏斗的厲害。這恰恰證明了那句話:城堡都是從內部打破的。沒有絕對的友誼,只有絕對的利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