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韻,講述中國)

詩經《雞鳴》有云:“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這是一段夫妻之間的對話,妻子說:“公雞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員已到啦。”丈夫回答:“這又不是公雞叫,是那蒼蠅嗡嗡鬧。”妻子又說:“東方曚曚已亮啦,官員已滿朝堂啦。”丈夫狡辯:“這又不是東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今人古人各不易

此詩爲先秦時期所作,可見公元前的官員便已聞雞鳴號聲開工。早起早幹活是爲勤政,皇帝或明或昏,卻總希望手底下的人幹活努力,朝綱興振,凡事纔有規矩可講。

清晨五點公雞打鳴兒,夏天還好辦,臘月寒冬真是苦也。皇帝對屬下狠,對自己也狠。

今人古人各不易

雍正就是典型代表,起早貪黑廢寢忘食,硬是把自己熬成英年早逝,給乾隆六下江南積攢了大把的餐旅費。

至於假期,唐宋之前還好些,明清兩朝就很稀罕嘍。朱元璋一年只給大臣放假三天,分別是春節、冬至、以及他的生日,洪武年間京官的日子不好過啊!再往後,在京爲官假期稍長一些,約莫有十天左右。

今人古人各不易

總體而言,古人無論是貧是富、是民是官,起牀都很早,要麼上朝要麼下地。回家的時間有區別,老百姓缺少娛樂資本,只能早早回家洗洗睡。皇帝和官員,秉燭通宵可以勤政也可以喝花酒。皇帝的人生自由受限,基本上只能窩在內城,想必極度眼饞外面的世界。

照這麼看,古人應該比現代人苦多了,幾乎就是全日制的節奏。但要是換個角度思考,還真不好說。畢竟古代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飛機和高鐵,所遇到的事情和辦事效率應該都比不過現代社會。

今人古人各不易

今天工作量和腦細胞的損傷率絕對可圈可點。是否會高於古人,沒有親身經歷便無法蓋棺定論,只能猜測一二。

反正都不容易,都是頭頂一片天,陰晴不定的天。唯一能讓今人偷着樂的地方就是不用擔心被領導押往菜市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