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郑成宏 黄亚楠)8月23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成果发布暨《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以下简称《评价》)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何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等出席会议并致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发布新书成果,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主持。

谢寿光介绍道,《评价》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中国学术图书质量分析与学术出版能力建设”的结项成果,《评价》把“学术出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一是厘清了学术出版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研究发现,把“学术出版”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过少,且现代出版业关于“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三大分类的理念仍需要推广。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如“学术”“学术图书”“学术出版”等模糊不清,因此,无法量化学术图书、学术出版机构,更无法以其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尝试明确界定26个与学术出版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并提出和界定了“学术出版能力”等原创性概念。

二是梳理了学术出版基础性行业数据。在厘清专业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以2014年中国大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样本,对2014年学术图书的整体出版情况进行了分析,尚属业界首次尝试。

三是构建了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本研究提出学术出版五大能力,即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学术产品营销传播能力、数字出版能力和国际出版能力。其中,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学术产品营销传播能力为基础要素,数字出版能力和国际出版能力为面向未来的引领性要素。本研究以101家学术出版机构为研究对象,发现只有少数学术出版机构的基础能力和引领性能力均较高,多数出版机构在至少一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提出了繁荣发展中国学术出版的对策与建议。国家层面应当着力提升对学术出版地位的认知,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提升中国学术出版能力;社会科学界和研究机构要着力构建科学的学术成果、制定科学的学术出版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议出版行业实施智慧出版战略,提升学术出版领域的研究水平;建议学术出版机构精心打造五大能力,全面提升学术出版水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何瑞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唐绪军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新书 本网记者 吴文康/摄

原标题:“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成果发布暨《学术出版研究》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郑成宏 黄亚楠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