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攻擊中國瀋陽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中國自此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從局部到全民的反侵略浴血抗爭戰鬥歲月。

東北軍總體上的不抵抗給國人至今留下了詬病,但並非是所有的中國東北軍軍人放下了武器。就在‘918’的第二天,在長春,爆發了一場慘烈抵抗戰鬥。歷史的塵埃將這段過往已經掩埋,後生晚輩應該再以挖掘並記取。

1931年的9月25日、29日《盛京時報》上有兩則報道,上面記錄了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本關東軍北上侵佔長春,受到長春寬城子和南嶺駐軍的強烈抵抗,在這場反抗侵略的激烈戰鬥中,被確認的當年浴血奮戰抵抗日本關東軍的戰死英烈爲171人,一些平凡的士兵、伙伕、警察的名字刊登在了報紙上。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南嶺大營第三營被炮轟過的慘烈場景

如果說,時任東北軍620團團長的王鐵漢,是命令打響抗戰第一槍的軍人,那麼,這批長春東北軍將士可以並駕前驅,無愧於“九一八”事變中的首批抗戰者的稱號。而至今,關於這些人的詳細資料、掩埋地點,卻已經模糊在歷史的塵埃中。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衆所周知,“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本關東軍的兵力並不數量佔優,第二師團及一個獨立守備隊。總兵力約10300人。其中,第二師團的師團長是多門二郎中將,司令部設在旅順。下轄兩個步兵旅,步兵第三旅團(司令部在長春)和步兵第十五旅團;另轄一個騎兵團,騎兵第二聯隊和一個炮兵團,野炮兵第二聯隊。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當時長春的中國守軍共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是南大營駐軍,官兵1127人,有野炮36門,迫擊炮6門。第二部分是駐守中東鐵路的護路軍營,步兵23旅663團第二營,營長傅冠軍,擁有步兵600餘人。第三部分是23旅司令部及其分隊,以及省防軍馬錫林團的一個營,有步兵320人。據日軍記載,“事變爆發當時在長春的中國軍隊兵力總計約5900名(包括非正規軍)。”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東北軍南嶺炮團四十多門大炮被毀

1931年9月19日,中東鐵路護路軍在凌晨4時10分遭到偷襲,這些護路軍,憑藉營房作爲掩體進行狙擊,日軍指揮官稱“敵軍堅守兵營,頑強抵抗,制服不易,因而改奇襲爲強攻,直至天明”。就這樣,中國守軍一直堅持到了上午11時10分,才被日軍佔領。6個小時40分鐘內,日軍戰死24人(含少尉一人),傷33人(含中隊長一人)。護路軍被俘386人。

在本文第一張被日軍炮火損毀的長春南大營士兵營房的照片上(曾刊載於1931年《世界畫報》上)。從這張照片上營房被毀壞的程度,我們可以想象當年愛國官兵們奮勇抵抗日軍侵略的壯烈情形。而襲擊南大營的日軍則在守備圖上,詳細標註了哪裏進入、哪裏轟炸。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日本關東軍進攻長春寬城子兵營的同時,炮轟並佔領了長春的南嶺兵營

​1931年19日凌晨4點多,戰鬥開始,猝不及防的中國官兵,沒有及時有效反擊。而天亮後,駐守公主嶺的獨立守備隊趕往長春增援,上午10時,日軍再次攻擊南大營,而且,駐公主嶺的日軍騎兵第二聯隊也趕往長春,這時,進攻南嶺大營的日軍已經有三股,1300多人。中國官兵能夠做的就是憑藉圍牆、門窗以及周邊壕溝與敵人展開機動槍炮戰,山炮發揮了作用,連續的子母彈擊斃日軍十數人。後來,不斷有“遵令退讓”的軍令且外無友軍支援,9個半小時內,日軍戰死43人,其中大尉、中尉、少尉各一人,戰傷55人。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長春寬城子兵營守軍孤立無援。1931年9月19日11時許,兵營被日軍攻佔

​1931年9月19日駐守南大營的愛國官兵們,犧牲人數171人。

又根據1931年9月21日的《盛京時報》中,題爲《長春激戰結果亦歸日軍》的新聞中是這樣記載:“長春於十九日午前八時,爲日軍所佔領其大部分,南嶺方面之華軍對於日軍頑強抵抗。。。日軍戰死者四十三人、傷者六十三人。”

這是一場沒有歸途的戰鬥,也是抗戰史中或缺的一次相當重要的戰鬥,日軍雖然最終佔領了南大營,但卻付出了傷亡106人的代價。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入侵長春的日軍大肆搶劫

所有爲中華民族獨立,尊嚴而付出巨大犧牲的先輩們,永垂不朽!​

「煙雲江湖」湮沒在歷史中的首批抗戰者-長春慘烈抵抗碎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