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那以後,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帶着作品去了戛納,有的還當了評委,比如張震、章子怡、姜文。中國電影乃至社會文化,以一個“富”字帶動迅速轉型,經歷了摸着石頭過河的電影人“苦學”好萊塢,學了幾十年仍無果,“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少之又少,除卻技術問題,更多在於文化的“夾生”。

海報這一次戛納電影節的報道,想借戛納之勢致敬中國電影,將主題定爲——東風吹戛納,這個話題說到底,是——中國電影在國際上,以怎樣的面貌示人。

先來看看戛納紅毯上,曾經的中國影人星光: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2019戛納電影節,距離中國影人第一次登上戛納紅毯已經有60年,今年的開幕紅毯仍然看見了鞏俐的身影: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她身穿Ralph&Russo 2017秋冬系列高定禮服,雖然衣服上點綴着溫柔的荷葉邊和寶石,但依舊掩不住她的氣勢。

鞏俐 is 鞏俐,今年也是“紅毯清場”的禮遇。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不得不說,劉濤首次戛納亮相很成功。身穿ETRO定製禮服,高貴又不會過於保守的高開衩設計、恰到好處的墊肩,都完美凸顯了她本身的氣質。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孩子王》劇照

1959年,戛納電影節上第一次有了中國人的身影;1988年,陳凱歌導演的《孩子王》獲得了戛納金棕櫚的提名。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當年,23歲的鞏俐第一次來戛納,穿了襯衫和旗袍。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霸王別姬》片段

之後,就是不得不提的1993年。中國電影集體爆發,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斬獲金棕櫚獎,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張國榮、鞏俐、張豐毅留下合影,鞏俐的白襯衫+魚尾裙成爲一代經典。同年,被提名的還有侯孝賢的《戲夢人生》;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侯孝賢《戲夢人生》,劇照

自那以後,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帶着作品去了戛納,有的還當了評委,比如張震、章子怡、姜文。當然,也有越來越多沒有作品的人去了戛納。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活着》劇照

2018年,跟張藝謀、陳凱歌都合作過的大編劇蘆葦,談起中國電影這幾十年的發展,說了一句:“拍《霸王別姬》和《活着》的時候,我特別高興,覺得我們終於起步了。可沒想到,那是我們的終點。”

是啊,現在有哪位明星會穿一件最簡單的襯衫去戛納走紅毯?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藝伎回憶錄》片段

中國有一個特殊的藝術背景,特殊的地方在於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但電影能走到今天的地位,也不是個容易的事,因爲在老一輩的文化中,電影人跟戲子沒什麼區別,而這些“老一輩”,很多是我們熟知的導演/演員的父輩。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色·戒》片段

曾經,三百六十行,電影屬貧賤那一類。李安曾在採訪中說過,他的父親一直覺得自己沒幹正行,跟朋友提起臉上無光,李安都拿了奧斯卡,父親也只是不再勸兒子改行。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胡金銓導演《俠女》劇照

所以,老一派的電影人大多清貧,即便一生好人,也難逃貧賤之運。七十年代“賣座大導”胡金銓,君子一生,死前無存款,墓地是吳宇森捐獻。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高倉健《追捕》片段

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的日本,早年也同樣情況。人格君子的高倉健,初次演戲,自悲落淚,覺得對不起當礦工的老父親。錢再多、名再大,他自覺不如運煤賣力氣的,這牽扯到了東方世界的階層定位。

於是,高倉健很早就立志在貧賤中行君子道。他死後,有篇懷念他的文章中記錄了一個細節:有次他路演,當地地陪爲他安排了陪夜女,他怒斥,把陪夜女大力推出門。地陪震驚不解,導演、名演不都好這一口?直到很多年後,那位地陪纔讀懂了高倉健。

可見,貧賤道中依然可以有貴氣。

中國電影也貴氣過。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小城之春》劇照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小城之春》都貴不可言。

還有第五代導演也同樣金光閃耀、無可替代。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黃土地》劇照

1982年夏天,張藝謀從北影畢業,第一部作品就是跟陳凱歌合作的《黃土地》,陝北大鼓,幾十個漢子一起打,場面宏大,黃土飛揚。《黃土地》在冬天開拍,零下20度的北風中,攝影張藝謀穿一雙綠膠鞋,襪子都沒有,在山路上跑了兩個月。晚上跟陳凱歌住窯洞,睡土炕,聽陝北老漢唱民歌,拉家常。張藝謀幹起活來不喫不睡,不洗不漱,玩了命要拍一部不一樣的電影。

《黃土地》拍完,張藝謀脫下已經踩得破爛的膠鞋,擺在路中間,恭敬地對鞋說:“你跟我不易,現在電影拍完了,我要把你留在這兒。”

當年的中國電影就像這幫年輕人一樣,路自己趟。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紅高粱》片段

《黃土地》之後是《老井》、《紅高粱》,再之後纔是經典傳奇《霸王別姬》、《活着》、《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年,這些電影一次次刺激着國人乃至全世界的神經,締造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高潮持續力有限,也因此讓人迷戀。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臥虎藏龍》片段

千禧年,有兩部電影又成了現象級,一部是姜文的《鬼子來了》,一部是李安的《臥虎藏龍》。前者叫好不叫座,後者叫好又叫座。

《陽光燦爛的日子》後,姜文選了尤鳳偉的小說《生存》。《生存》開拍,姜文改名爲《鬼子來了》。爲了場景更真實,姜文在唐山遷西縣潘家口水庫邊的山坡上,花了80多萬搭建了一個村莊。除了讀文獻,看戰爭電影和紀錄片,姜文還讓劇組在北京密雲一個武警訓練基地軍訓了一週。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鬼子來了》劇照

《鬼子來了》拍得很慢,攝影顧長衛告訴姜文,不能拍黑白的,設備不齊,技術不成熟,但姜文堅持要黑白的。1999年,《鬼子來了》在唐山殺青,用掉了48萬尺膠片,成本比原計劃的2000萬超了百分之三十。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剪輯,2000年5月21日,《鬼子來了》出現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掌聲雷動。姜文拿下了僅次於金棕櫚的評委會大獎。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臥虎藏龍》片段

至於李安的《臥虎藏龍》,有位文化大家點評得到位——以前,李小龍的電影告訴西方人我們有神奇的武術,不是東亞病夫;成龍的電影則是逗趣雜耍。李安不同,他帶給你一個神奇的東方世界,你接受了它的虛幻,就能接受它的存在,接受它的美感,這樣的薰陶多了,有一天,你就會承認水墨和油畫一樣了不起。

千禧年前10年的中國電影,很貴氣。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臥虎藏龍》片段

講到中國特色的電影,不得不提兩部,一部是東方人自己拍的《臥虎藏龍》,一部是西方人眼中的《功夫熊貓》,後者更賣座,但貴氣等級不一樣。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花樣年華》片段

這就像我們都知道韓國偶像產業很發達,偶像劇好看,但看完後都只停留在流行的層面,生命並沒有因此豐厚起來。背後的原理很簡單——淺的東西容易影響人,卻不容易在心裏紮根。

全世界的人都喜歡看《功夫熊貓》,看完後都想了解了解中國武術,但隔天,他看了《江南Style》,又很想去學“騎馬舞”。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藝伎回憶錄》片段

瞬間的流行就是這樣,2000年的前十年,中國好電影不斷,縱使不富,但貴氣十足,因爲有深刻的東西,深刻了就能改變你對某些事物的印象。比如,看過日本大河劇,你會有衝動想去了解日本的人文歷史,乃至心靈層面。周圍有太多這樣的好友,他們看完日本大河劇,紛紛跳脫出慣性的歷史糾結,開始讀日本文學著作,想了解日本文化。

這就是爲人稱道的好的影視作品。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夥日本導演來北京交流,現場有人問:“您如何把您對國家民族的理解放到電影裏?”

一日本導演搶答:“我只關心性和暴力。”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花樣年華》片段

引得滿堂喝彩,大讚是內行人說的話。那時的電影人正在揣摩好萊塢,也發現了這兩件東西,但被同行人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快人心,印證了心中“好電影”的標準。

20多年過去,結果可悲,日本電影毀在了那羣導演手上。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春光乍泄》片段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春光乍泄》片段

千禧年後的中國電影,票房過億的片子層出不窮,過十億的片子也有不少。我們走遍了世界紅毯,最美造型常常榜上有名,但富了的中國電影,卻貴不起來,出路何在?

貴,是文化。

在美國,富可以獨立存在,沒文化,但有個性、有創意,別人也瞧得起你,不影響存在感。在傳統中國文化裏,富是不能獨立的,富貴二字要在一起,只有富,便還透着點卑微。

中國電影乃至社會文化,以一個“富”字帶動迅速轉型,經歷了摸着石頭過河的電影人“苦學”好萊塢,學了幾十年仍無果,“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少之又少,除卻技術問題,更多在於文化的“夾生”。

好萊塢是標準的平民文化,沒時間上文化補習班的大衆,對富豪階層充滿不靠譜的想象。傳統中國的平民性質不同,我們本有自己的大衆文藝傳統,就像北京城裏,不識字的大衆也能有文人的頭腦、皇家的生活習慣。以文化超越階級,所以中國自古就有一句“布衣傲公卿”。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花樣年華》片段

今年,東風吹向戛納已六十年,是時候去評評風力幾級,是否真的吹進了大家心坎裏?

背後的竅訣也許在——電影人的自重。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別人尊敬不尊敬,把你當作紅利市場、掘金之地,還是仰視四十五度、行脫帽禮,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只不過是否願意承認罷了。

肯定自己的文化纔會有價值,先肯定自己,肯定某些價值,這樣才能影響別人。而當一部影視作品只懂得用嘲弄,搞笑、顛覆的方式去呈現歷史,文化價值永遠不會出現。

這就像每次紅毯總有那麼幾位奇裝異服不肯離去的紅毯人。

說一個更有趣的例子:

有位做劇場的大導演叫賴聲川,一個學生上他的課好多年,有天她突然發現,“賴導演在課堂上公然說,‘劇場不是道場。’”天哪,要知道賴導以前最愛把“劇場是道場”這幾個字掛在嘴邊,怎麼突然變口風?

學生跑去問賴老師,老師的答案果然妙:“你打坐總不會叫人來看吧!”

作秀的地方,又能深刻到哪兒去呢?

中國電影亦如是。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圖片來源:網絡

監製| Teresa.Z

撰文| Andy/Jing

文字編輯| Ding

視覺 | 嚕嚕/Anita

©海報時尚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說愛我,不如“星標”我

如何星標海豹君

除了紅毯上的明星,今年戛納我們想和你聊點別的

東風吹戛納

❤Pick海豹君請戳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