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李靜: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模式

圖爲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李靜演講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馮孔)28日,在京舉行的2018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峯會上,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李靜表示,碧桂園在積極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模式。

李靜說,碧桂園在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精準扶貧模式時,走出了一條“一個堅持、三個結合”的精準扶貧道路。一個堅持是堅持黨的領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對扶貧的有益補充,發揮力所能及的力量。三個結合,分別是結合自身的優勢,發揮碧桂園自身的力量;結合當地的優勢,更精準,更有益實施,更有特色,因地制宜地進行扶貧;結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按照國家的部署完成精準脫貧事業。

作爲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碧桂園集團及其創始人楊國強除了產業報國,還積極投身扶貧公益事業20餘載。楊國強一直在探索,希望能爲解決中國貧困問題貢獻力量,也希望提升國民素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1997年第一筆大額捐款算起,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及聯席主席楊惠妍爲全社會捐款累計超過48億元,累計受益人次超20萬人,涉及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方面。

李靜說,貧困永遠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碧桂園仍會繼續對貧困地區進行幫扶。碧桂園成立了國強公益基金會,聚焦教育慈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領域。未來,基金會將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推動社會進步,可以說,碧桂園扶貧永遠在路上。

2018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峯會由新華網主辦。該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已成爲社會各界共同探索社會責任新理念、梳理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新成果、推動社會責任事業新發展的高端交流平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