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指出,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均會導致一系列腎虛症狀。但在臨牀上,大部分腎虛不足多是後天失養所致。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損耗人的腎氣導致腎氣虧虛,所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纔是養腎的根本。

生活規律,性生活有節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着重要作用。臨牀研究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日常生活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科學飲食,多喫黑色食物

中醫上有“五色食療”的說法,即食物的顏色與五臟可以相互對應。即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腎色是黑色,所以黑色食物如黑芝麻、桑葚、黑豆、何首烏、黑木耳、黑米等便可用來養腎抗衰老。除此之外,從食物的“長相”中我們還能得到食補的一些啓示,如沙苑子、腰果、豬腰子外形像人體的腎,即可食用以養腎。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暴飲暴食,儘量少喫肥甘厚味、辛辣煎炸的食物,禁止吸菸、酗酒等。

恐傷腎,調節情志

《黃帝內經》總結出“恬淡虛無”的調攝法,指出人們若能保持愉悅安靜,虛懷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確處理,“自解”“自語”“自悟”,才能頤養真氣,祛病增壽。

這裏向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調節小方法:將雙眼輕輕微閉,哼着你喜歡的小曲、京劇,或念着詩詞,用你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打着桌面就能緩解負面情緒。

簡單手指操可強腎

其實,十個手指的指腹都是穴位,叫十宣,最能開竅醒神,一直被歷代大醫當作高熱昏厥時急救的要穴。十指的指甲旁各有井穴,《黃帝內經》上說:“病在髒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昏聵爲“病在髒”,所以刺激井穴最能調節情志,安神健腦。另外,有抑鬱情緒的人,經常會表現爲整日疲勞不堪,四肢無力,連心裏也覺得虛弱無力,喫飯走路都沒精打采,甚至不知道哪裏還能使出力氣來。

俗語道:十指連心,只要你閉上眼睛,輕輕地在桌上一敲,可令人產生喜樂。手指的微痛,立刻就會讓您重新找回“心力”,這是人體中最寶貴的力量。

注重調養,生命在於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養腎,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這裏向大家介紹有助於養腎、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兩側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爲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還可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瑜伽等比較溫和的運動,堅持練習,可以達到良好的養腎效果。

護好雙腳,堅持泡腳

“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就強調在睡前用熱水泡腳。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爲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引血下行,補益腎氣,安定心神,有助於安睡。

足浴水溫應在40℃左右,時間不少於5分鐘,雙腳要不停地互相摩擦,出浴後,立即擦乾,並用手在湧泉穴揉擦二三百次。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總之,老年疾病及早衰多源於腎精虧虛,真元耗散,陽氣衰竭,故中老年人應注意保養腎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