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加“暖冬”,珠海荔枝減產嚴重“小年”加“暖冬”,珠海荔枝減產嚴重“小年”加“暖冬”,珠海荔枝減產嚴重

6月初,珠海本地荔枝將會上市,屆時市民可以嚐鮮。但如果荔枝價格漲至50元一斤,喫貨們還願意掏錢買嗎?南都記者近日探營珠海本地果園瞭解到,受“小年”加“暖冬”影響,珠海本地荔枝嚴重減產已成定局,其中減產最爲嚴重的桂味、糯米餈,低至去年產量的一兩成,本地果農預計,減產意味着今年荔枝價格猛增,去年20塊一斤的桂味,今年果園銷售價預計會漲至四五十元。

探營

部分桂味樹幾乎顆粒無收

荔枝原產於中國,是嶺南地區有名的佳果。以珠海爲例,荔枝種植面積比較穩定,保持在5萬畝左右,主要品種包括淮枝、蜜糖埕,還有少部分妃子笑、御金球、脆綠等。

去年珠海荔枝總產量較2017年增加一倍,產量約7000噸,荔枝平均銷售價格約8元/公斤,那麼今年珠海本土的荔枝產量情況如何?

斗門是珠海的農業大區,荔枝作爲該區的主要水果產品,每年初夏都會吸引大批遊客到訪嚐鮮。在斗門區斗門鎮添源果場,南都記者發現大大小小的荔枝樹種植面積達到300畝,這在斗門區是數一數二的荔枝種植大戶,果場種植荔枝已經超過20年,品種包括妃子笑、桂味、蜜糖埕、糯米餈、御金球等。南都記者在果園內看到,目前果實還未到成熟期,受近段時間連下強降雨的影響,滿地都是掉下來的青色荔枝,樹上僅見零星的果實。

“我承包這個果園已經有7年了,今年產量可以說是創歷史新低。”添源果場負責人賴老闆告訴南都記者,今年本地荔枝掛果情況普遍不理想,嚴重減產已成定局,其中,即將在6月初上市的妃子笑品種,減產至五至六成,而桂味、糯米餈減產最爲嚴重,與去年相比,預計減產八至九成。

去年同期,大大小小的荔枝樹上掛滿果實。而南都記者看到,下月初就要上市的妃子笑,目前僅有少量掛果,不少桂味樹上甚至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今年減產嚴重已成定局。

原因

“小年”加“暖冬”導致減產嚴重

是何原因導致今年減產嚴重?早在今年3月荔枝開花時節,南都記者就走訪了斗門區多個荔枝園裏,發現零零星星的荔枝花掛在枝頭,開花率普遍低,有的荔枝樹上壓根就沒有花。果園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每年的二、三月份是荔枝控梢促花的關鍵時期,但今年天氣冷熱反覆,特別是強降雨以及倒春寒的出現,嚴重影響花芽分化,成花率比往年低。

珠海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回應南都記者稱,由於去年是荔枝的大年,荔枝售價較低,部分農戶放鬆了管理,樹體營養積累少,再加上今年的氣候不利於荔枝生長掛果,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氣溫比往年偏高,低溫不足,大部分樹已抽發嫩梢,在嫩梢葉上有少量花穗,有些甚至沒花穗,無法進行花芽分化。

而從斗門區今年2月中旬調查情況看,荔枝早熟品種抽穗較好,中晚熟品種僅有五成成花,桂味、餈米糯受暖冬影響特別大,僅有一兩成。但也有部分果園因前期促花工作到位,荔枝成花率比較高,預計產量也相對穩定。總體來看,預計今年珠海荔枝減產約五成。

荔枝開花率低,使得後期的保果工作變得異常重要。該局有關負責人稱,針對今年面臨的情況,加大了技術培訓力度,同時舉辦了培訓班,提高果農果樹科學管理水平,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主要包括蒂蛀蟲、吸果夜蛾和炭疽、霜疫黴病等的防治。

而爲了應對農作物受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減產,該局還派出了農業技術隊伍,深入田頭指導農戶加強農作物生產技術管理,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最大限度減少天氣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價格

桂味每斤預計達到四五十元

產量降低,意味着銷售價格會比去年高出很多。日前,網絡上傳出“廣東荔枝大幅減產,優質荔枝零售價或超300元/斤”。針對此類消息,珠海市農村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荔枝銷售價會比去年有較大的漲幅,但不存在優質荔枝零售價或超300元/斤的情況,預計今年優質荔枝品種約25元一斤。

而當地果農則對今年荔枝銷售價格作出更爲大膽的預測,去年10塊錢一斤的妃子笑,果農預測今年果園銷售價每斤漲至15-20元,而去年20塊錢一斤的桂味,受減產嚴重影響,價格或漲至40-50元。

“當然這只是預測價,珠海荔枝價格上不去,跟外地荔枝大量湧入有關。”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茂名和高州是荔枝的高產區,從茂名、高州採摘下來的荔枝,當天就能運到珠海,保證了新鮮期。而如果今年荔枝上市期,仍有大量外地荔枝湧入,價格會一路下探。

在上市時間上,本地果農告訴南都記者,妃子笑最快將於6月5日左右少量上市,6月10日左右大面積上市;桂味和糯米餈則在6月20日左右上市,最晚熟的蜜糖埕品種則在7月10日左右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荔枝品種都減產嚴重,作爲最具珠海斗門特色的荔枝品種,御金球一直以掛果理想著稱,產量較爲穩定。“雖然很多外地人不瞭解這個品種,但在斗門銷量很好,價格可以說是斗門最貴的品種,預計今年御金球會迎來更好的行情。”當地果農告訴南都記者。

果農

減產嚴重未必會虧損

妃子笑減產五六成,桂味、糯米餈減產八九成,在很多外行人看來,嚴重減產意味着必將造成果農虧損。但實際上當地果農算了筆賬,出現虧損的情況反而是荔枝“大年”,或是果樹出現大面積病害,而荔枝“小年”未必會虧損,因爲減產意味着價格上漲。“最爲重要的是,‘小年’節省了人工開支,增產意味着人工成本要增加,價格又上不去,現在人工成本其實是大頭。”果農稱。

“人工是150塊錢一天,包喫兩頓飯,去年荔枝增產光請人工就花了14萬元左右。”斗門區斗門鎮添源果場負責人賴老闆稱,以去年爲例,增產後導致荔枝價格一路走低。“最後還得花錢僱人採摘,要不然都爛在地裏,去年給批發商最低幾毛錢一斤。”

承包果園多年,賴老闆說最多的一年賺了八九十萬塊,但也出現過一年虧損30多萬的情況。

果農建議

果園採摘味鮮價美

如果市民需要購買的話,通過什麼渠道能買到物美價廉的荔枝?本地果農建議稱,來到當地的果園,不僅可以體驗採摘,還可以買到新鮮的荔枝,價格也較爲穩定。對於不少人選擇網購荔枝,當地果園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通過這幾年的探索,網購難以買到物美價廉的荔枝。

該負責人舉例,以妃子笑品種爲例,有北京的消費者需要10斤,去年妃子笑的價格是10塊錢一斤,買荔枝需付100塊錢,但是空運快遞費卻需要123塊左右。“荔枝新鮮期一般是48小時以內,物流成本太高,導致快遞費比荔枝價格還高。”

“荔枝一定要喫新鮮的,否則你有可能被查出‘酒駕’。”有經驗的果農向南都記者建議。

統籌:南都記者袁平峯

採寫:南都記者袁平峯王靖豪實習生洪曉可

攝影:南都記者

袁平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