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20世纪核试验释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碳已经到达海洋的最深处。AGU杂志《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地球海沟(包括马里亚纳海沟,海洋最深的地方)的甲壳类动物肌肉组织中进行的试验,首次发现了放射性碳的证据。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海沟中,发现的核弹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碳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海洋表面的有机体就把这种“炸弹碳”结合到组成它们身体的分子中。新的研究发现,深海海沟中的甲壳类动物在坠落到海底时以这些有机体的有机物为食。

中国广州科学院的地球化学家、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王宁说:“虽然海洋环流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把含碳的水带到最深的海沟中,但食物链实现这一目标的速度要快得多。”

中国科学院青岛分校的地球化学家、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孙卫东(音译)说:“从生物系统的角度来看,表层和底层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甚至可以影响到11000米以下的生物系统,因此我们需要对我们未来的行为小心。”

碳-14是一种放射性碳,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相互作用时自然生成的。碳14的含量远低于非放射性碳,但科学家可以在几乎所有生物体中检测到它,并利用它来确定考古学和地质学样本的年龄。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的热核武器试验中,当核弹释放的中子与空气中的氮发生反应时,大气中的碳-14含量增加了一倍。这种“炸弹碳”的含量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大气核试验的停止而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大气中的碳14水平已经比测试前的水平下降了20%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