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五届“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我市第89中举行 。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网络和计算机键盘输入的应用,让部分人在提笔书写传统的中国汉字时,出现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数码时代的失写症”,这对传承和规范书写汉字带来了挑战。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按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市教育局、市语委办按照省教育厅、省语委办的通知要求,于12月5日-6日在西安市第89中学举办了西安市第五届“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途径,以提高我市中小学师生规范使用汉字为目的,不断提升广大师生规范说普通话的水平和素养。

我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今年6月-11月,全市13个区县教育局、高新区教育局、国际港务区社会事业局以及语委办、学校近20000人,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汉字书写的兴趣,加强和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了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市教育局基一处负责人刘红。参加市级决赛的小学组、初中组及高中组有15个基层单位、85支代表队的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共400多人,他们均是通过区级比赛层层选拔推荐参加市级比赛。

市级决赛采用淘汰和积分并行的方式进行。比赛共设4个竞赛环节:第一关:汉字听写 ;第二关:判断正误(书写规范) ;第三关:汉字组字 ;第四关:古诗文联句。其中,第一关汉字听写每一个代表队所有选手都要依次参加比赛,共20个词,书写正确1次得10分;第二关书写规范共5道题,由各队推荐1名选手参加,每书写或判断正确1次得20分;第三关汉字组字,由各队推荐1名选手参加、书写最多的选手获胜、得20分;第四关仍然是由代表队推荐1位选手参加竞赛,每答对一题的20分。

第一关所有参赛队按照抽签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个组别前五名进入决赛。分数出现持平,将进入加时,加时赛分数不计如总分;第二关到第三关,按总分高低淘汰4名;胜出的6个代表队进入第三关;第三关至第四关,淘汰成绩最低的一支参赛队,若两支或多支参赛队成绩并列,则同时进入第四关,进行最后的对决,按积分决出前三名名次。

全场比赛,每支代表队有2次求助机会,由选手举“求助”牌,求助指导教师。时间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比赛结果以裁判组裁定为准,裁判组有责任就具体问题进行点评。

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小学组

一等奖:西安市未央区东前进小学

二等奖: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陕西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三等奖:西安市高新区第二小学、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

优胜奖: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三小学、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西安市新城区育英小学、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

获得初中组

一等奖: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分校

二等奖:西安市新城区爱知中学、 西安市新城区第八十九中学

三等奖:西安市灞桥区铁一中滨河学校、 西安市未央区长庆二中、 西安市未央区经开第一学校

优胜奖:西安市灞桥区五环中学、西安市碑林区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西安市长安区第一民办中学、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初级中学

获得高中组

一等奖:陕西省西安中学

二等奖: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学

三等奖: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 西安市未央区长庆二中、西安市新城区第八十九中学

优胜奖: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西安市周至县周至中学、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

比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现场比赛竞争激烈,同学们沉着应战,选手们的汉字书写基本功扎实,书写准确规范,展现出西安市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他们感受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领略到汉字拥有的无限之美,使师生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本次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届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全程技术支持——由优学派陕西分公司全程支持!

图文编辑:赵丹 杜春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