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健食健行”梁家村愛心健康包膳食行動暨“綠色假期”親子農場公益項目啓動儀式在石碣梁家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舉行。據瞭解,該項目由東莞市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駐梁家村社工發起運營,社工通過鏈接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籌集1萬多元善款爲梁家村有需要長者定期送上愛心健康包。並聯合社區親子農場、志願者農場項目共同推進,爲社區長者提供新鮮有機蔬菜。

項目啓動儀式現場

東莞市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榮任副總幹事致辭

據瞭解,早在2017年上半年,“正陽”社工在梁家村日常走訪中發現了社區內的獨居、貧困老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且行動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其中,她們較爲突出的問題是因缺乏健康飲食的常識和意識,導致飲食不規律、種類單調,加重了其病情和健康的惡化。這些老人又由於經濟或身體原因,出現無法到市場選購新鮮食材的情況,鹹魚醃製品爲主菜,更多的是一頓飯菜分幾餐喫,以致身體出現便祕、消化不良、胃脹氣等不良影響,於是身體素質跟不上。身體素質差了就更加無法去煮食新鮮食材,形成了惡性循環。

2017年梁家村社區美食節(資料圖)

爲改善老人的身體素質,“正陽”社工在2017年8月份就開始行動,在同年的美食節中正式發起了愛心互助活動,並與騰訊公益、愛德基金會合作,進行網上募捐,項目共籌得了善款10544.53元。

親子農場將給社區親子提供”體驗種植+公益互助“的新生活方式

據正陽社工張玉玲介紹,爲讓愛心健康包項目持續開展,“正陽”社工聯合石碣志願者協會、社區親子開展愛心農場項目。“我們社區擁有很多資源,原本荒廢田地利用起來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愛心農場採用‘社工+義工+社區親子’的模式,將其收成用於製作愛心健康蔬菜包。再由義工與社區親子送給梁家村長者。親子農場有利於促進親子溝通互動,還能讓孩子們學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張玉玲說,在去年10月份,“正陽”社工開展了荒廢田地清理活動,邀請了16名青少年志願者進行了初步清理。後來經過了社工的再次清理、補充泥土、開墾田地以及試行種植等一系列工作之後,田地已具備了耕種條件,社工便將這些田地開發成親子農場。

親子將菜苗種在農場地裏

親子在農場忙活

在田地的試種植期間,曾經參加過田地清理活動的幾個青少年志願者也經常過來幫忙。其中小明(化名)最爲積極,雖然他毫無下田幹活的經驗,但他卻很有興趣和熱情,會經常問社工什麼時候會正式開始農場活動,自己能報名嗎之類的問題。在啓動儀式上,小明的母親梁女士說道:“現在的孩子啊不像我們以前那樣,都沒下過田地的。現在讓孩子下田地幹下活其實也挺好的,能鍛鍊下他們,能讓他們明白‘粒粒皆辛苦’是什麼意思。另外,送些蔬菜給老人家也挺好的,可以培養孩子的孝心,做到尊老敬老。”試種植成功之後,社工將種植出的蔬菜送給了社區的部分困難老人。

當天啓動儀式結束後,“正陽”社工帶着義工、社區親子兵分三路,給16戶困難老人送上新鮮蔬菜包。

社工帶領小朋友把愛心健康包送到老人手中

收到了社工贈予的愛心健康包,老人都眉開眼笑,紛紛表示很感謝社工對其的關心。“謝謝你們的愛心蔬菜。原來經常喫鹹魚是不好的,現在我天天可以喫到新鮮菜真好。”家住蔣家村的何婆婆獨居多年,身體一直不好,也經常會喫鹹魚和一菜多餐導致身體每況愈下。對此社工在2017年的9月份開始介入。在社工的關心之下,她漸漸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很有意義的。老人收到蔬菜開心地笑的時候,我也覺得很開心。”參與此次活動的小軍小朋友說道。

社工指導親子翻地

項目負責社工張玉玲表示,他們將組織石碣志願者與梁家村親子家庭共同定期打理親子農場,並將收成的蔬菜送給社區內的獨居困難長者,用行動奉獻一份愛心。此外,社工、營養師、康復師還將根據這些長者的身體狀況,爲其按季節制作愛心健康食譜,提高他們的健康飲食意識。

據悉,自2014年以來,正陽社工駐石碣梁家村團隊先後爲社區300多名長者持續提供生命故事、樂齡服務、健康一點通、康娛活動等不同類型的服務,這些服務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也讓公益互助理念在社區生根。

“正陽”社工劉總幹事表示,期望有更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公益組織能共同攜手,爲更多長者送去關愛,形成關愛互助的公益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