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长荣

(朱仝)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十二的朱仝,因为脸上有长胡子,很像三国时期的大英雄关羽,便有了“美髯公”这个绰号。

朱仝出生于土豪家庭,生活逍遥,由于喜欢舞枪弄棒,自幼就开始习武,炼得一身好功夫,不讲武功盖世,行走江湖那是绰绰有余。

由于家庭富裕花钱似流水,别人都说他是仗义疏财,其实,就是个坑爹的货,他家老爷子花了不少钱财,给他在衙门里谋了个小差。

朱仝自己倒也争气,凭着超群的武艺和超高的人气,在县衙里混到了捕头的位置,着实也不容易。因为娇惯成性,他并非珍惜体面工作,而是以浪荡子模样示人,虽然大脑没毛病,但做事风格让人捉摸不透,甚至莫名其妙地当上皮条客,结果把自己也给皮了进去。

(一)让人不能明白的皮条客

朱仝当上捕头后自以为是,把自己弄的像黑社会老大一样,整日吆五喝六,所做的事情大都让人看不懂,甚至到作死的地步。

晁盖和吴用抢了北京大名府的生辰纲,被告到官府,县老爷当即指派捕头朱仝和雷横率领兵马前去捉拿。

极其简单的事,你是执法者,他是违法者,捉他是天经地义之事,何况他们还是抢劫犯,也不知他发的哪门子风,竟有私放之心,让人匪夷的是他们之间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情义,毫无瓜葛哪存在什么义气和仗义,说白了就是知法犯法。

来到晁盖的庄上,他让另一捕头雷横从大门进攻,自己去后门设伏,那晁盖闻听官府来捉惊慌失措,想跑却见大门已被封死,只好往后门而逃。朱仝虽把晁盖等人拦住却没为难,他对晁盖说:“可以去投靠梁山。”便放了他们。

书上虽没有描写朱仝同梁山有什么勾当,但可以肯定的是同梁山绝对是关系非浅,而且也非同一般,否则,一个官府差人怎可能如此明目的拉皮条?

放走晁盖等人后,为应对上司撇清自己,便演出马上失足摔断胳膊的插曲。非亲非故,朱仝究竟为了什么,宁愿冒着丢掉工作,甚至要坐牢的风险,着实让人明白不得。

再说,同衙的宋江因跟梁山有关系,一封书信不慎被情人阎婆惜发现,这个不省事的玩主竟要挟于他,在好话说尽、屈辱尽显的情况下,阎婆惜还是不依不饶,无奈之下便杀了阎婆惜。

宋江被阎婆惜的老妈告到县衙,县老爷了解情况后有意徇私,因为宋江毕竟是衙门里的秘书,平常人缘关系也不错。没想到,这个老婆子竟然告到市里,无奈,只好派朱仝和雷横前去捉拿。

(宋江,雷横,朱仝)

来到宋家庄,朱仝让雷横守住大门,自己独身进入搜查,他在宋家佛堂的地下室找到宋江,不但没有将他绳之以法,还劝宋江尽快离开郓城避难。回到衙门后他多方活动上下打点,终将宋江的案子被压下,让人奇怪的是他同样也劝宋江前去投靠梁山,宋虽然没有立即投奔,但最终还是上了梁山,这与朱仝的劝说不无关系。

没多长时间,老搭档雷横也犯下命案被打入囚牢,而此时的朱仝已当上监狱长,他又破财上下打点、四处活动,好歹将雷横从死刑犯弄成充军发配,解往济州。

此时朱仝的作为都能得到认同,情有可原,因为,毕竟是多年的同事,但接下来的情况就出人意料,堂堂的监狱长竟然要亲自押送雷横。

结果,半途中便将雷横放掉,又劝说雷横前去投靠梁山,让人生疑的是他自己竟回到衙门自首,这出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结果,自己被发配沧州,多次劝别人去投山,而自己情愿充军发配也不去投靠,这种怪异思维也只有他朱仝能做的出来。

(二)皮条客也被别人拉皮条

朱仝私自放了案犯雷横,自己落个发配沧州,由于他的一系列仗义行为而获得沧州知府的赏识,便与他成为了朋友,知府经常把他请到家里喝酒聊天。

不想,知府的儿子小衙内更是喜欢他,一日不见就哭闹不止,那知府干脆让朱仝到家里来,专门陪小衙内玩,一个劳改犯遇着这种待遇,也算是老天掉馅饼的美事,他也是精心尽意的带着小衙内。

朱仝几乎每天带着小衙内在大街上转悠玩耍,这天,正好是赶集的日子,大街上热闹非凡,他带着小衙内在水池边放河灯。突然看到了雷横,他把朱仝拖到偏僻处。

原来梁山的军师吴用也来了,他们的到来并非巧遇,而是特地来邀请他上山入伙,没想到朱仝一口婉拒。把吴用等人搞的稀里糊涂,曾经那么执着劝导别人上山,达到金粉丝级的皮条客,怎么宁愿坐牢也不愿上山呢?答案是:哥乐意,尔等何能看出来。

朱仝忽视了一句老话,那就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梁山看上你岂能放得过你,请你不去就逼呗。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吴用等人,他急忙来到水池边寻找小衙内,哪里还有小衙内的影子,吓得他浑身是汗到处寻找,终于在城外找到了小衙内,可惜,早已命丧黄泉。

当他听说是草包李逵杀了小衙内,顿时性起,非要同李逵拼命不可,吓得李逵不知所措,都是宋哥哥定下的计策,哪知这个朱仝竟要玩命。

在众人的劝说下,来到员外柴进的府上,吴用装模作样地说:都说相公是个仁义之人,多次救了梁山好汉,众兄弟感恩不尽,如今闻听哥哥落难,才来相邀同福,谁知哥哥意绝,李逵也是无奈才做出下策,还望哥哥气消。

朱仝怒不可遏怎么可能气消,人家知府不嫌弃自己是一个罪犯,待自己不薄可算是天高地厚,又对自己如此的信任,想不到南面这帮人如此不择手段,连无辜的孩子也不放过,真是形同畜生。

(宋江)

想来想去还是不愿同这帮人为伍,最后柴大官人出面调解,才使怒气渐消,想想自己的退路已被他们堵死,除了上山别无他路。

众人见朱仝不再拒绝都十分高兴,此番下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劝朱仝立即上山。朱仝也只好自己找个台阶:上山可以,但与李逵势不两立。

上山后朱仝确实对李逵恨之入骨,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也不敢在朱仝面前放肆,后来还是在晁盖多次说情下,甚至李逵在面前磕头认错才消了这口恶气。则是,朱仝当了皮条客却被人拉皮条,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事。

【作者简介】方长荣,南京人,业余写作。

推荐:

“阁外问政”的隋文帝皇后独孤氏,是仁还是妒?

《红楼梦》中的一个明显的、作者没有剔除的“毛刺”

相似的武器和出身,程咬金和李逵的结局为何大相径庭?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