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山,第8军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墓碑,师长熊授春立于1944年。松山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最为艰苦惨烈的攻坚战之一,也是整建制全歼日军部队的光辉战例。

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中国远征军发起松山战役,大仗10多次,小仗上百次,以死伤7675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260余人,终于夺回松山要塞,打通了滇缅公路的咽喉。

此战,远征军虽然取得最终胜利,但日军拉孟守备队以千余兵力,居然坚守了3个月,造成远征军重大伤亡,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松山阵地的坚固。

日军在松山察看工事地形。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败退中,预见到了松山作为支撑滇西和缅北的作用巨大,遂将松山作为要塞来建。侵缅方面军派56师团工兵联队,强征民工1670多名昼夜施工。工事完成后,于1944年2月,以打防疫针为名全部注射处死,焚尸掩埋,此即松山“千人坑”的由来。

松山主峰。日军将松山阵地称为“东方马其诺”,但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并没有发挥军事效用,被德国人绕道而过;而松山则成了真正的战争“绞肉机”,吞噬了双方近万人的生命。70多年后,这个曾被炮火翻耕过的山头,植被异乎寻常地茂密,当地人说这是因为泥土曾经浸透了鲜血的缘故。

日军在工事构筑上下的功夫有多大?在松山现地察看并查阅1946年方国瑜教授现地测量考察的资料后,我十分震撼。

以他们构设的地堡为例,大多分为三层:上层用作射击与观测,中层用作寝室或射击,下层用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

日军绘制的阵地掩体剖面图

远征军绘制的日军隐蔽部平面、剖面图

远征军绘制的日军隐蔽部、广射界机枪掩体平面和剖面图

第三层的下面,挖有斜坑道,用作交通或地下室。堡垒的上面,盖着直径几十厘米的木柱,排列成行,堆四五层,最上面又铺上30毫米厚的钢板数层,再盖上厚厚的积土。即使曲射的炮弹落在上面,也无法破坏。

堡垒露出地面的四周,是盛满砂石的汽油桶,排成三重,油桶间又加数重钢板,桶外筑上土,即使当时大口径的150毫米榴炮命中,也破坏不了地堡,堡内所受的震荡也很微小。堡垒的里三层之间,还盖着二三层直径50厘米的圆木,即使上层被炸塌了,躲在下层的日军也不会受到伤害。

这样变态式的构工,源于日军高层的变态式重视。建造松山工事过程中,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上图戴白色遮阳帽者)、缅甸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中将、15军司令官牟田廉也中将,在56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陪同下视察松山。他们现场观看了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工事试验,几枚500磅的炸弹直接命中工事,竟然未能炸毁工事内部,十分满意。河边正三在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

日军还在要道上,用竹尖桩设置障碍,作为简易的辅助防御。因很多远征军士兵穿的是草鞋,冲锋时无法避开日军密集的竹尖桩,造成惨重伤亡。

远征军第8军副军长李弥(上图)率部最后攻克松山后,曾如此记述:“攻打松山,乃余一生最艰巨之任务。敌之强,强在工事、堡垒、火力。若与敌争夺一山一地得失,中敌计也。须催毁其工事,肃清其堡垒,斩杀顽敌,余始克有济。”

李弥发现了日军工事的变态式坚固,立即调整了战术,命令部队从外围着手,一个地堡一个地堡催毁,向着山头地堡群中心逐步推进。这样虽然慢,但一步是一步,扎实有效,为最终取得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对个别特别坚固的堡垒,李弥借助绝对优势的空中、地面火力加以打击,仍无法有效摧毁。怎么办?只好采用最古老的战术——对壕作业,通过挖壕沟隐蔽接近敌人,尔后以火焰喷射器、冲锋枪、手榴弹等近战兵器制敌,甚至进行白刃战。这是个笨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典型的对壕作业,发生在松山子高地之战中。远征军工兵在子高地前约150米处,向日军占领的子高地秘密掘进坑道,步兵则佯攻掩护,以免被日军发现。挖了整整半个月后,终于挖到了地堡下部,悄悄安装了120箱炸药。

1944年8月20日9时15分,军长何绍周下令起爆。敌主峰碉堡被炸起数米,烟柱冲起100多米。爆炸声未落,远征军战士一跃而起,冲上子高地。远征军老兵回忆,“其时烟尘滚滚,天昏地暗,虽然太阳才出来一竹竿高,但尘土遮天蔽日,像是黄昏。”

远征军战士冲到子高地,发现山上的土全部被炸得松软,地上开了很多裂缝,却不见一个敌人。

在被炸塌的子高地地堡陷坑及周边,远征军几经翻找才发现,日军要么被当场炸死炸碎了,要么被震昏了,被埋在土里。侥幸没被炸死的日军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了俘虏。

被俘日军

1944年9月21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拉备守备队在松山“全员壮烈战死”,滇缅公路打通。日本人认为,在二战亚洲战场,只有三场是“玉碎之战”,分别发生在松山、腾冲和缅北密支那,而三个地方都是中国人打的。

日军构筑的松山工事,经历70多年风雨侵蚀,迄今依然完好。因为偏远,松山保存下了我看过的最完整的抗日战场遗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