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盱眙馬壩有人出名了,“明星書記”以權謀私被判刑

利用漏洞將向轄區居民代收的公共設施配套費全部存入居委會會計的個人賬戶中,並夥同會計私自截留、隱匿,用於私分、公共支出和發福利。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楚東居委會黨委原書記胡志才,爲達到以權謀私的目的可謂費盡心機。

近日,經盱眙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貪污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職務侵佔罪對胡志才數罪併罰,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12萬元。而與他同謀的楚東居委會原會計張玉文,也因犯貪污罪、職務侵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

致富“領頭雁”曾一度深受羣衆擁戴

楚東曾是馬壩鎮出了名的後進村、矛盾村、上訪村。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的短短8個月裏,楚東居委會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就換了三任。而正是在胡志才的帶領下,楚東從一個外債高達270餘萬元的“爛攤子”,變成了集體經濟純收入達500餘萬元的幸福村。

居民居住環境變好了、健身娛樂有了場地、曾經到處坑窪的泥路變爲了水泥路……一件件惠民實事讓胡志才曾一度深受當地羣衆的擁戴。從在村任職到離崗創業,再到擔任居委會黨委書記;從盤活閒置和瀕臨破產的集體企業,到對轄區農貿市場進行改制,再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胡志才抓住了人生的機遇,成爲當地頗具影響力的“明星書記”,先後收穫了淮安市“百佳村官”、淮安市勞動模範、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交友不慎走上受賄路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胡志才比較重義氣,講究所謂的江湖情義,樂於廣交朋友。時間久了,他身邊形形色色的“朋友”也就多了起來。

經查,自胡志才擔任楚東居委會黨委書記起,他身邊所謂的“朋友”就經常找他幫忙。而他每次利用手中的職權幫人“小忙”時,少則可以拿到相當於一兩個月工資的“好處費”,多則得到相當於半年工資的行賄款。漸漸地,他迷失在權力帶來的快感中,在受賄路上越走越遠,收受的金額也越來越大。截至案發時,被認定的受賄金額達22萬元。

鑽政策漏洞中飽私囊

2013年年初,馬壩鎮政府委派該鎮楚東居委會、臘塘居委會等村(居)委會,向各自轄區內申請建房的居民代收基礎設施配套費。各村(居)委會代收的公共設施配套費均要求上交鎮財政所,由鎮政府統一支出。胡志才所在的楚東居委會召開“兩委”會議,形成會議紀要,確定了具體實施該事項的人員與收取方式。

“看似符合程序的實施辦法,卻讓胡志才、張玉文找到了漏洞。”辦案檢察官介紹說,由於各村(居)委會代收的情況不一致,鎮政府配套實施細則也不明確,在後期的具體收費過程中,決定權被牢牢控制在了村居幹部的手裏。由於胡志才、張玉文的介入,楚東居委會並沒有按照相關標準收取公共設施配套費,同時在收費過程中,有些熟人打聲招呼後,就可以少收,甚至不收。

眼見代收的款項日漸增多,少收、不收也是神不知鬼不覺,胡志才意識到這是個撈錢機會,於是他和張玉文合謀,擅自將公共設施配套費存入張玉文的個人銀行賬戶,並私自截留17.8萬元。

隨着鎮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調整,胡志才、張玉文眼見苦等的時機已到,遂將私自截留款中的10萬元予以私分,每人分得5萬元,其餘錢款則用於公共支出和發福利。

“好書記”淪爲階下囚悔不當初

“帶領村民幹事創業,讓我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多少艱辛的歷程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卻由於貪婪,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庭審中,站在被告人席上的胡志才懊悔地說。

“一位曾經帶着村民脫貧致富的‘明星書記’,卻最終倒在了貪慾面前,淪爲階下囚。在對其結局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們也對案件進行了深刻思考。”據辦案檢察官分析,胡志才走上犯罪道路不僅僅是因爲交了一些所謂的“朋友”,而且還耍了一些“小聰明”,本質上是缺乏對法律的認知與敬畏,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信仰。

通過辦理此類案件,盱眙縣檢察院分析研判認爲,近年來隨着基層組織工作人員協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頻率不斷上升,基層組織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數量也明顯增多。爲減少這類案件的發生,該院建議基層政府組織通過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基層組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築牢思想防線;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提升制約效力;嚴格財務制度,加強資金管理。據悉,檢察機關的對策建議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和採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