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已竣工并对外开放。

文本报记者 卢真珍 图通讯员 李帅

本报讯 近日,位于大连棒棰岛宾馆观海楼东侧山顶的明代海防设施遗址,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挖掘修缮,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棒棰岛宾馆海防设施遗址是在1985年开始的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经文物部门考证认定为辽南地区防止外来侵扰(即抗击日本倭寇)而修建的军事设施墙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大连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遗址。

这段海防设施遗址长113米,宽5-10米,由当地的沉积岩岩石修筑而成,总体呈半圆形围住坡势较缓的北面和西面,处于山坡近顶部,海拔43.6米,比较陡峭,易守难攻,其东端和西南端各止于悬崖峭壁。

为铭记历史,传承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为我市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优良资源,经反复研究论证,由大连市接待办公室发起,在市文广局、中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2月,正式启动遗址修缮修复工程,历经半年的深入发掘和精心修缮,8月初修缮工程竣工,8月15日正式向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开放。

据悉,棒棰岛宾馆明代海防设施遗址将成为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遗址将向市民全天免费开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