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傳統媒體風雨飄搖的年代,探討新聞業的未來,並不是一個完全無厘頭的問題。

從人類傳播史來看,新聞媒體發展受益於技術發明,新聞媒體向來也是科技發明的積極推動者,當年正是《泰晤士報》的老闆積極推動了在倫敦工作的德國青年柯尼科發明蒸汽印刷機,並於1814年11月29日用新型蒸汽驅動雙滾筒印刷機,首次在倫敦成功印刷《泰晤士報》。電報的發明與普及,媒體的作用也至關重要,時間拉回到20多年前,我們也都記得,媒體編輯記者大規模的“換筆”,也極大促進了計算機在社會上普及。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網絡大潮初起,近30年間,儘管從學界到業界,人們都驚呼傳統媒體面臨嚴峻挑戰,但是,從報紙到廣播、電視,除了把線下內容簡單照搬到線上,推出形形色色的所謂網絡版、電子版,此外,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創新。

新聞的“黃金時代”,說不定尚未到來?

在歷次傳播技術革命中一馬當先的媒體行業,爲什麼在網絡時代變得如此遲鈍呢?

沒有人會懷疑《紐約時報》缺少資金,也沒有人敢說《紐約時報》缺技術天才。但是,現在看,包括《紐約時報》這樣的行業翹楚在內的傳統媒體,都缺少新媒體的生長基因。他們的web2.0時代手足無措,其實,這有邏輯的必然。

傳統大衆媒體雖然強調尊重受衆、滿足受衆知情權,有時甚至強調受衆是傳播中的第二主體,但是,不論在把傳播過程中受衆反饋的重要性強調到何種地步,媒體從業人員與其他專業人士相比,他們與自己的服務對象,也是受衆的聯繫總是間接的。

更重要的是,傳統大衆媒體的發展,都以所謂“新聞專業主義”爲旨歸,新聞專業主義強調尊重受衆,但是,傳受雙方的界限是涇渭分明的,這是新聞能被想象爲一個專業的前提。於是,我們看到,新聞專業主義追求最直接的後果,往往在媒體與受衆之間構築了一道所謂的“專業壁壘”,正如《頭版》一書中,《衛報》主編艾倫·拉斯布里傑指出的:“記者曾認爲自己——或許別人也這麼認爲——是特殊的權威人物。我們擁有信息和獲得途徑,而你沒有。你相信我們可以過濾新聞與信息,按重要順序排列,並以準確、公正、易讀、迅速的方式傳遞出去。”

新聞的“黃金時代”,說不定尚未到來?

《頭版:〈紐約時報〉內部解密與新聞業的未來》,(美)戴維·福爾肯弗裏克編,趙奕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版。本書講述了《紐約時報》“頭版”新聞誕生背後很多不爲人知的故事,涉及採訪背後的運作、媒體資金的獲取渠道、與其他新媒體的合作模式、新聞的成形過程等,並由此串聯起一些深刻影響新聞業格局的大事件。

新聞專業主義的本意在防範商業邏輯對新聞邏輯的侵蝕,但實踐表明,專業主義在這方面乏善可陳,卻在有意無意間養成了新聞行業普遍的“專業自負”。新聞傳播成爲一個專門化的職業,是以傳播媒體作爲一種資源的稀缺性爲前提的,在前網絡時代,要面向不確定的多數發言,必須藉助一些精密複雜的專業設備,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電視,均是如此,普通人不可能擁有這樣的設備。但互聯網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局面。

進入網絡時代,尤其社交媒體興起之後,向公衆發佈信息這一切都變得易如反掌。所以,這個時候,以專業壁壘爲追求的新聞專業主義,就成了媒體行業“致命的自負”,我們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傳統媒體不能順理成章地發展出社交媒體,因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遵循着兩種完全不同的規則,我們探尋傳統媒體的轉型困境,這是最基本的邏輯起點。

傳統媒體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新聞業的麻煩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傳統媒體的全盛時期,美國也只有41%的人認爲媒體關心民衆。可見,社交媒體的興起,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但是,傳統大衆媒體再不受待見,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媒體。在這個所謂“人人都是記者”的年代,傳統媒體漸次凋零,專業的新聞業對於這個社會,是不是完全成爲一種多餘的存在呢?在許多重大事件中,我們的確看到自媒體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在很多重大災害事件發生時,如果專業媒體缺席,要完全依靠社交媒體填補媒體留下的空白,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新聞的“黃金時代”,說不定尚未到來?

人類不可能在信息傳播中走反專業路線,只是要在“大規模業餘化”時代重建新聞行業。《頭版》一書,講述了美國社會各界爲重建新聞業而努力的各種故事。書中,奈特基金會主席伊瓦爾根說:“當下我們面對的挑戰,不是要保護某個特定的媒體或公司,而是要支持公衆對信息的需求,在這個電子時代,提升傳統公共服務的職能以及新聞的價值。”

日新月異的技術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力,但是,新聞業的創新需要關注的是技術使用上的革新,而非技術魔法本身,互聯網進入web2.0時代,去中介、去中心,是對公衆的強力賦權,現在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受衆”,信息消費者也在時刻生產內容,成爲所謂的“創衆”。任何一個媒體,已經不可能壟斷事實的發佈,也不可能壟斷對一個事件意義的闡釋。

但是,被賦權的公衆不是新聞業的競爭對手,更不是一種威脅,對新聞業而言,它意味着更多的機會,專業的新聞從業者需要放下身段,像《紐約時報》“話題備忘錄”網站報道美國律師解僱醜聞時那樣,心甘情願地說:“這是我們知道的,那是我們不知道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能幫幫我們嗎?”網站編輯深知網站的用戶中,有很多人對法律文件有非常專業的解讀,這種方法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分享了衆人的智慧。

新聞的“黃金時代”,說不定尚未到來?

在《頭版》中,收有美國國家公共廣播著名記者馬特·湯普森的一篇文章,批評新聞界推崇“新奇就好”,他認爲這是新聞界最盛行的偏見。的確,“最新”、“最快”是傳統新聞業的圖騰,所以,新聞是速朽的,“新聞只有一天的生命”。在傳統的媒體生態中,每一篇報道都像一滴水珠,一朵浪花,即使是驚天巨浪,都會在江海中迅速地化爲無形,難覓蹤影。

可是,最新的,最快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對社會有真正重要性的新聞,不會因爲被媒體忽略或遺忘而失去自身的價值。互聯網會放大我們的所有特徵,在網絡時代,信息更新速度變成以秒爲單位,社交媒體上追逐速朽的新聞信息,成爲越來越多人的一種集體無意識。

這個時候,把動態碎片的信息交給社交媒體,專業的新聞機構應該追求常青的新聞,把一篇真正重要的報道做成一棵生長的樹,通過對事實不斷地充實、挖掘、分析,讓重要的新聞不斷聚積讀者,像一棵樹苗一樣,一件事件的潛在價值,歷史的意義都會越來越顯著。這些年興起的卡片式報道、數據新聞,其價值都是追求新聞不斷生長,或者說新聞的不朽。

《頭版》一書中,美國國家公共廣播公司的馬特·湯普森說:“未來的新聞報道,或許看上去會和維基百科的詞條很相像……維基百科的聚焦效果會將最新新聞優雅地置於過去事件的背景之下,從而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我們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拋開越新越好的思維定式,新聞的黃金時代說不定尚未到來。”

撰文 | 王天定(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