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盛之道·點津 | 長盛基金投資策略:2019年A股處於中長期戰略配置階段)

宏觀經濟

1、海外經濟

展望2019年,長盛基金認爲全球經濟增速大概率將放緩,政策不確定下全球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如今全球經濟雖然擺脫了衰退,但仍爲超低利率環境下的復甦。然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已出現分化,美國加息可能放緩,但仍處在加息週期,歐洲、日本仍在低利率環境,貨幣政策的不同步疊加美歐英日央行購買資產規模下降可能對經濟復甦和跨境資金流動形成挑戰。同時,新的經濟風險在聚集,最直接的是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此外,政府高債務率、市場波動劇烈等也可能對全球經濟形成拖累。

新興市場經濟體雖然整體經濟增速高於發達經濟體,但多數經濟體經濟增長對外需依賴較高,全球貿易增速放緩將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形成拖累。

2、中國經濟

展望2019年,我們認爲中國經濟增長中樞將降至6.0-6.5%的區間。通脹方面, CPI前高後低,PPI進一步回落,整體保持溫和。

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進一步下行,主要基於幾方面原因:(1)房地產市場銷售下滑向投資傳導;(2)全球需求放緩疊加中美加徵關稅將對外需產生較大壓力;(3)在房地產與出口同存下行壓力下,製造業投資改善的趨勢可能被打斷;(4)基建投資增速較2018年或有改善,但難以改變經濟下行的趨勢。

通脹方面,在油價維持在合理水平的情景下(50-70美元/桶),長盛基金認爲整體通脹壓力不大。從CPI的角度,預計2019年CPI爲2.2%-2.4%,月份間呈現前高後低態勢。

政策層面,在面對穩中有變的經濟形勢下,宏觀政策仍將統籌協調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保持宏觀經濟、民生就業、資本市場以及市場預期的穩定是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從政策搭配來看,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的大方向沒變,政策逆週期調控的靈活性將進一步提升。

大類資產判研

結合對全球、國內經濟、通脹、政策的分析,長盛基金認爲2019年上半年,A股與港股市場缺乏趨勢性機會,但或存在估值修復的反彈行情;債券市場機會相對更加明朗,政策組合穩定民營經濟,有望階段性修復中低評級信用債的悲觀預期,隱含交易性機會。下半年,若外部環境壓力能有所改善,疊加國內基本面觸底,有可能改變權益市場內外受壓制的格局,反之,債券市場基本面將有所承壓。商品市場方面,中期黃金價格走勢或呈現下有支撐、震盪向上的格局;原油價格走勢或呈現弱基本面、箱體震盪的格局。匯率市場方面,短中期美元或在90-100區間寬幅震盪,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仍存。

權益市場展望

站在當下時點展望2019年,從全球視角,在貿易戰博弈明朗前,緊縮大環境對於非美經濟體的衝擊趨勢仍難以扭轉。從國內視角,2019年上半年,在大規模實質性寬鬆政策實施前,市場發生系統性趨勢轉變仍在醞釀,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政策回暖很難在短期改變基本面實際下行的趨勢,但可以助力估值的修復,因此市場存在超跌反彈的中期機會。展望2019年下半年,宏觀政策邊際轉向,經過傳導機制後,有望在“穩槓桿”環境下,使持續調整的權益市場出現修復。同時,一旦發達市場波動率開始抬升,疊加美國內部政治問題的發酵,中美博弈的僵局或迎來階段性破局,從而使緊縮政策的外溢效應出現緩解,爲國內政策空間和市場風險偏好帶來邊際上提振。

行業集中度偏好方面,以統計數據測量的各板塊資金集中度處於中位水平,即市場資金分佈呈現均衡狀態,未有統一的強風格,2019年有望出現板塊的趨勢性行情。

當前A股處於自身和國際主要市場可比估值的絕對底部,處於中長期的戰略配置階段。展望明年,在“穩槓桿”政策導向下,貨幣和財政政策持續緩和,融資成本的穩定、信用利差的收窄以及地方債務壓力的緩解,必將持續對市場產生支撐作用。與此同時,A股市場的制度建設也在逐漸完善,在金融開放下,A股微觀市場結構更加多元化;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回購的政策日益健全,這些都構成了內在市場的穩定器。後續的觀察點在於波動率放大對於美債和美國貨幣政策的反饋影響以及中國匯率穩定下的財稅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外部市場的波動率放大,給A股帶來更合意的配置價格。

固定收益市場展望

1、利率品種

展望2019年,調控政策對地產投資拖累將逐漸顯現,貿易戰影響出口需求,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嚴監管,基建投資改善空間相對有限,宏觀需求可能繼續弱化,基本面因素整體利好債市。上半年債市機會相對確定,下半年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對債市形成衝擊。

宏觀政策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於“穩增長”的力度和方式。基於對歷史的回溯,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可能仍將是穩增長的重要發力手段。房地產政策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房地產放鬆,將對經濟路徑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而基建主要以託底經濟爲主。

基於分析,長盛基金認爲目前短端利率已處於較低水平,下行空間有限,期限利差處於偏高位置,中長久期利率債具備配置價值;去槓桿是影響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2019年可結合社融增速走勢擇機把握利率債的交易性機會。

2、信用品種

展望2019年,去槓桿和寬信用政策將主導信用環境變化。站在當前角度,實體經濟流動性出現實質改善仍存較大難度。風險偏好較高的中小銀行在信貸投放方面受制於資本充足率,而資本充足的國有大行仍維持低風險偏好。

基於判斷,長盛基金認爲信用債久期風險低於信用風險,高等級的中長久期品種存在配置價值;從歷史中位數來看,信用債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處於中位數下方,高票息資產關注度提升,錯位定價的中低等級個券投資機會值得發掘。

3、轉債品種

根據上文對權益市場的展望,結合轉債絕對價位及估值均已接近歷史底部,下修案例預計繼續增加,轉債安全性明顯提高, 其“退可守”特性有望獲市場重視,左側佈局配置是主線。但是,由於短期內權益市場缺乏清晰的上漲觸發劑,對交易性機會仍需謹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