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家住浙江臨海市城西張家渡農業社的社員林某扛着鐵錘來到了王莊山上。由於家裏修豬圈需要石頭,林某於是便來到了莊王山上的一處亂石堆前選石頭。

不知從何時起,這處亂石堆就已經存在。這些石頭不是山上的粗糙石頭,而是一些刻着精美圖案和文字的條石。這些條石早已失去了當年的輝煌,一些已經破損、斷裂,散落在草叢之中。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括蒼山

“金子,這是金子!”當林某搬開一塊條石後,在條石下面發現了一塊黃色的條狀物體。林某撿起這塊條狀物體一看,頓時驚訝得叫了起來。他繼續把這些石塊往外挪,當把石塊挪出了一個缺口之後,發現石塊下面是一個土坑,土坑裏埋藏着大量的金子。

林某從這個土坑裏一共撿出了20多件金器,有金簪子、金帶板和金戒指等。挖到金子後,林某覺得石頭下還會有更多金子,於是便將金子藏在身上帶回家,想叫家裏人一起來挖。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但是當林某回家走到一半時,一塊金子突然從身上掉落下來。這一幕正巧被正在附近幹活兒的社員們看到,在社員於是立刻對林某追問金子的下落,林某隻得將所有事情如實說出。

當得知莊王山發現金子後,社員們紛紛趕往莊王山亂石堆一探究竟。在衆人的齊心協力下,一塊塊石頭終於被挪開了。當石頭挪開後,社員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裏是一座古墓,由於古墓基石崩落蓋住了古墓,此地有雜草叢生將古墓掩蓋,因此不注意很難發現。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山下農屋

當石塊和石板全被清理後,古墓便出現在衆人眼前,只見古墓僅有朽棺兩口,但卻有大量金器、瑪瑙等珍貴物品散落在泥土之中。尤其是金器,一層層摞在土層裏與腐朽的棺木形成一體,挖開泥巴後就能撿出不少黃金。

那一天整個莊頭山都沸騰了,社員們紛紛將這座大墓團團圍住,將能取出的金器和珠寶全部取出。這些金器和珠玉大多爲小件物品,容易取出也容易藏匿。因此當天到底挖出了多少件金器,誰也不知道。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挖出來的金鑲玉金帶

幾天之後,區裏接到了莊王山挖出金子的消息,於是區裏通知文物管理小組前來勘察,並積極動員社員們將撿得的寶物上交。文物管理小組的專家看了收繳上來的部分金器後,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這些精美文物,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山上挖出國寶,這可是一件大事,區裏和社裏於是積極行動起來,派出專家到社裏做思想工作,講解文物保護知識和國寶上繳對文物保護的意義,並承諾上交寶物之後將獲得相應的徵收補償。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修復後的王士琦夫婦墓

當時民風大多淳樸,大部分社員都將撿到的金子如數上交,很快這些金子都被收繳了上來,總共收得各類金器107件,大多數都是些造型精美的古代金飾物,有金冠、金簪、金帶板、金鑲蓮花耳環、金戒指等等造型精美的飾物。

緊接着,專家對莊王山的古墓進行了深入發掘,又對這些金飾物進行了研究,終於發現了這座古墓和金子的來歷。而最令人想不通的是,這座古墓的主人曾經是一個以清廉著稱的明代官員,當年下葬時甚至僅有草蓆裹棺下葬。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王士琦和夫人鄧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個清貧到如此地步的墓主人,爲何又有這麼多、這麼精美的黃金飾物隨葬呢?這些金子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

經過專家分析,原來這位墓主人的名字叫做王士琦,生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浙江臨海城關人。萬曆二年(1574)十月,獲得祖上恩蔭到國子監讀書。萬曆四年(1576年)中舉人,官授工部主事,又任兵部郎中事主事。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挖出來的金絲五梁冠

萬曆十八年(1589年),任職福州太守。二十三年(1594年),任重慶太守,當時播州宣慰司楊應龍造反,王士琦單騎前往招撫楊應龍。因立下此功被升爲四川按察副使。

萬曆二十六年(1597年),調任山東參政,與總兵經略邢介出兵抗倭,竭力主戰。在慄林一戰中,指揮明軍斬首倭寇數百人,隨後又大敗倭寇平義智部。在抗擊倭寇上,王士琦是立下了大功的,後來還參與了擊敗豐臣秀吉的戰爭。但由於不是主將,他的功績並未被載入歷史。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出土的金鑲玉八仙壽星鈿

萬曆四十四年(1617年),王士琦升爲右都御史,巡撫大同。萬曆四十六年(1619年),奉調巡撫江南,還未到位就因爲積勞成疾死在山西任上。王士琦不僅是一位能臣,還是一位清官,他雖身居高位卻從不蓄私產,家貧如鄉野之民,對百姓則關懷有加。

王士琦死後,家中並無私產,在山西竟無錢辦理喪事,棺木也是“旅梓蕭然”完全不成樣子。據《臨海縣誌》記載,王士琦死後因棺木破朽,只得以草蓆裹覆棺板才得以下葬。但王士琦下葬幾年後,他的功績才被皇帝所知,於是皇帝“賜祭葬”,修建御表石亭於墓前,墓也修得精美無比。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八仙壽星鈿

由此可知,王士琦是下葬幾年後才又被重新安葬的,墓裏出現的大量黃金器物和精美的石雕都是皇帝所賞賜,這也就能解釋爲何一個連上等棺木都買不起的清官,爲何墓裏會有大量黃金寶物的原因。

王士琦出土的107件黃金飾物,有束髮金冠1件,人形管裝金扒耳1件,金帶板一副20件,還有大量精美的金簪、金蓮花、梅花飾物、金蜻蜓、金絲福壽五梁冠等。其中有國家一級文物20多件,這批御用金器總價值按照今天的市場估算,不會低於10個億。

一位清官,死後以草蓆下葬,300年後墳墓被打開,挖出10億珍寶

出土的金鳳凰和金蝴蝶

如今這些精美的金器被收進了浙江省博物館,不少金器成爲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由此,一段國寶的傳奇,落下帷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