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凱風

來源:房屋屋(its-home),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又一城市加入搖號購房大軍。

近日,杭州發佈消息,表示“將採取商品住房銷售公開搖號全程公證制度”,理由是“杭州商品住房市場出現炒賣房號、捆綁搭售等違規行爲”。

搖號購房,杭州不是第一個。

在杭州之前,上海、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均已將搖號作爲調控手段。自此,搖號與限購、限貸、限價、限售一道成爲樓市調控新標配。

搖號的出發點毋庸置疑,那就是打破樓市既有的“歧視鏈”,打破茶水費、佔坑費和走後門製造的腐敗尋租空間,給剛需入市購房的機會。

然而,搖號購房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

要知道,限價已經是樓市調控標配,當搖號與限價相結合,它製造的就是無風險的套利機會。

這與股市打新十分相似,它依靠的是運氣,加上新股定價的不合理,凡是能抽到新股資格的,都能從股價上漲中獲益,這是無本萬利的遊戲。

但如果是正常炒股,每個人都會猶豫一番。畢竟價格處於高位,風險隨之疊加,而打新則是用政策釋放風險,反而會吸引更多人入市。

樓市的邏輯也是如此。限價扭曲了市場價格,一手房限價,不接受政府備案價的不得上市銷售,而二手房依靠市場調節,價格該多少就是多少,如此一來,一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

一手房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搖號購房,那麼只要有運氣買到,就能獲得動輒上百萬的套利。

舉個簡單例子,不久前曾製造萬人搶房熱潮的南京,所在區域新盤價格被限制到3.5萬元以內,而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已攀升到4.5萬元,這就是每平1萬元的套利機會。一套100平的新房,只要買到,就相當於賺到了100萬元。

如此無本萬利,萬人搶房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

所以,搖號購房,非但難以遏制樓市風潮,反而給本來就不平靜的市場,再添一把火。

不管有沒有需求,凡是有資格購房的都會蜂擁而至,南京萬人搶房的盛狀,恐怕會成爲各個城市最常見的景觀。

在這種情形下,受益者是那些有資格且有首付能力的市民,而大多數付不起首付或者社保年限不足的人,則被排除在外。

更壞的一種可能是,當搖號與限價捆綁,然後再與驗資或者八成首付相結合,那麼這一政策就淪爲富人專享的套利遊戲。

當時南京搶房的樓盤,基本都要求首付八成,驗資200萬以上。這也就是說,一套350萬到500萬的房子,如何不能一次性拿出300萬左右的現金,根本就沒有資格參與搖號,也就無從享受限價奉送的套利遊戲。

本來,限價所製造的只是數字遊戲,開發商通過雙合同加以規避。雖然雙合同並不符合規定,而且有加重購房者負擔之嫌,但它畢竟是對扭曲價格的再度修正。

相反,搖號加上限價再加上驗資,它非但默許了扭曲價格的存在,而且以政策的形式,將之固化爲套利遊戲。

它無法解決樓市結構失衡的真正問題,也無法真正遏制房價的暴漲勢頭,而且還帶來政策干預過度的嫌疑。

結果,沒能力沒資格的還是買不到,有能力有資格的反而可以賺的更多。不管怎樣,反正,市場又被攪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