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道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5月13日發表了題爲《印度加大用國產替代進口的力度》的報道,稱印度國防部正推出一項新政策,旨在提升印度武裝部隊所採購防務裝備的本土化水平。按照政府採購令的指導方針,印度國內工業所要求的最低本土化水平“通常爲50%”,不過具體的門檻由印國防部及武裝部隊下設的採購團隊決定。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道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5月13日發表了題爲《印度加大用國產替代進口的力度》的報道,稱印度國防部正推出一項新政策,旨在提升印度武裝部隊所採購防務裝備的本土化水平。

報道稱,該指導方針源於2017年發佈的《政府採購(傾向於印度製造)令》,符合印度政府提高自身能力並降低對進口產品依賴度的目標。

印度國防部國防生產局最近發佈的一份通知證實,遵照政府採購令,已確定對一系列國防產品本土化水平的要求,目的是鼓勵本國企業在國內生產零部件和子系統。

報道指出,根據這一政策,能夠在一些特定零部件中達到本土化水平要求的印度企業會在採購決策中獲得優先權。本土化水平通過對成本的計算來確定,並由國防生產局覈驗。

英媒稱,在今年5月更新的確定本土化水平的產品清單上,新加入的內容有爆炸緩衝座椅(用於防雷反伏擊車——本網注),其本土化水平被設定爲65%。最近列入該清單的其他產品包括:航空電子設備(45%)、航空標準原材料(45%)、用於水面艦艇的聲吶整流罩(50%)、海水泵(50%)、魚雷裝卸車(50%)、直升機橫移系統(60%)、柴油主機(50%)、綜合平臺管理系統(50%)、交互通信系統(60%)以及各種合金鋼板(50%)。

資料圖片:印度塔塔公司推出的國產防雷反伏擊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資料圖片:印度空軍裝備的國產“光輝”戰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按照政府採購令的指導方針,印度國內工業所要求的最低本土化水平“通常爲50%”,不過具體的門檻由印國防部及武裝部隊下設的採購團隊決定。

報道認爲,預計未來幾年,印度國防部爲本土化水平設定門檻的產品清單還將進一步拉長。此外,隨着印度國內實力提高以及政府倡導的“印度製造”運動開展起來,門檻本身也有望逐步抬高。“印度製造”運動意在推動國內製造業,並提高國內收入與就業。

報道稱,長期以來,印度國防部一直強調減少防務進口。過去,由於印度國內設計與研發複雜防務系統的能力較差,這方面的努力一直面臨重重障礙。但近年來有證據表明印度在這方面取得了進步。印度擴大了防務出口,與外國夥伴建立起更牢固的關係,還深化了國有企業與私營領域供應商之間的產業關聯。

雖然挑戰依然存在——最明顯是與採購活動推遲及缺乏決斷力相關的問題——強調本土化水平的做法一直得到印度政府的支持。最近兩年,印度政府對國防採購程序作出大量調整,其中許多調整意在支持本土製造。

資料圖片:印度海軍國產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