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他,高中毕业后为了生计,30多年摸打滚爬,创办企业,事业有成,情系桑梓彰显赤子之心;

他,“以客运带动劳务,以劳务促进扶贫”的思路,成立了自己的“扶贫车队”, 带动3000多个家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他,放弃安逸的生活,回村当起了村支书,每天处理繁杂的村级事务,带领乡亲闯出脱贫致富路;

他就是“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国好人”,驻马店市人大代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深圳市新锦程集团董事长、驻马店锦程人力资源和锦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新义。

近日,在一个飘雪的下午,记者见到了贺新义。他正在孟庄小学查看学校的免费午餐房屋的建设、看村里饮水工程、看村民正在修建的道路、看村史管的规划布局、看环保科技智能地埋桶、看村里的困难户……

“让孩子们吃上免费午餐是俺多年的心愿。”贺新义说,捐资助学为孩子们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更能安心学习。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贺新义的家乡孟庄村,在驿城区的东部,耕地5047亩,全村735户、31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32人。紧邻驻马店市区的孟庄村民一心想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群众热切期盼带头人。2011年,曾饱尝贫困滋味、是时事业有成、荣誉满怀的贺新义,看到父老乡亲辛辛苦苦一年的付出也挣不了几个钱,心情久难平静。面对乡亲们渴望致富奔小康的目光,贺新义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的经济状况,立志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发家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2011年,贺新义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

8年多来,他带领村班子成员以绣花之功夫,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打造乡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如今的孟庄村阵地强、产业兴,乡风文明,红色文化、绿色家园助推乡村振兴。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建阵地固堡垒凝心聚力谋发展

2011年11月,来到房顶都塌下来的9间村部走马上任的贺新义,迅速意识到村里至今发展滞后的一个重大症结,就是村两委班子瘫痪,村里缺乏带领乡亲致富的强有力组织、带头人。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为贫困户摘帽子,为村民致富找路子,他在上级党委支持下,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找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村民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一心谋发展的动力。

抓党建固堡垒,打造过硬党支部。上任伊始,贺新义发现,村支部书记没有办公的地方,村民有事到村干部家,没有阵地,群众说事找不到人。贺新义就先把自己家准备翻新房屋的65万元资金拿出来,建成标准化、综合性村办公楼。该场所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发挥综合效益、“一室多用”的途径和形式,真正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级其他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综合阵地。同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在发展党员方面,将村致富能手和高学历人才纳入组织视野,提前进行重点引导和培养教育,把“等上门”变为“领进门”,发展年轻党员5名,不但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质量,更为村党支部注入新的活力。

抓作风建设,贺新义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接地气、冒热气、真扶贫、扶真贫。他亲自带头串东家、走西家,田间地头、老乡炕头摸家底、找穷根。他和班子集思广益,形成了 “产业扶贫、到户增收、一对一帮扶”等精准脱贫思路举措。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以“劳务输出”品牌为龙头发展产业

贺新义依靠自己的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村民谋出致富路。 贺新义始终信守“诚信是金、德行天下”的人生信条, 他“以客运带动劳务,以劳务促进扶贫”的思路,成立了自己的“扶贫车队”,为家乡困难外出务工人员减免车费达5000余万元,输送160多万人(次)到南方就业,带动3000多个家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其中,孟庄村就有800多人通过贺新义劳务输出走上致富路。特别是2011年以来,贺新义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把村里能出去打工的劳动力安排到南方打工,不能外出打工的就安排到村里的企业就业,年纪大的干不动重活的,就安排他们到他所创办的驻马店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当保洁员,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挣,户户有保障。李俊英因患病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贺新义带领着村干部对她家进行帮扶,他为李俊英的儿子找到月薪5000元钱的工作,让孙子当上了月薪2000元的汽车维修工,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李俊英家每年收入近10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贺新义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村里党员干部资源、精英人才资源汇聚到脱贫一线、致富路上。7年来,孟庄村82名党员中有20多名党员掌握一门以上致富项目和致富技术,6名党员获评创业明星,12名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村里的播种机厂有老党员致富能人王应前任董事长,厂里常年安排村民就业100多人,不但自己致富还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村民孔卫华以前家里住的是土坯房,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在村里的播种机厂上班,又会焊接技术,一年可挣6万多元,不但脱了贫还在村里建起了小洋楼。

流转土地700多亩, 成立苗圃、果园、羊养殖等3个专业合作社,既能保障农户每年有土地流转收益,同时创造出上百个就业岗位,有效保障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家门口就业。优先安排35户贫困户就业,让他们实现脱贫又率先致富。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建设美丽乡村 培育文明乡风

村里的文化广场正在建设,村卫生室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村里的扶贫车间已经选好地址、村里的自来水管道正准备铺设,几年来,他共筹资金300多万元投到村里路、水、桥、村室、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环保等一个个惠民工程上。

而今的孟庄村,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全村先后修路20多公里,实现自然村公路“村村通”。硬化村庄小路3000多米,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购买垃圾车、垃圾桶,安排专人保洁,组织人员清理陈年垃圾,让孟庄村垃圾入桶,日清日运,解决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出行难、村民没处玩”的景象。

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振村民精气神。贺新义和村干部一起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孟庄村12名革命烈士中的部分烈士重塑英雄碑,革命烈士孔繁益是孟庄人,在他的领导下成了孟庄村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为弘扬革命精神,贺新义正在积极筹划在该村建红色教育基地。让当年光荣的革命传统化作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红色文化为杠杆,奋力撬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他积极塑造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滋养内生动力。建设100多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孟庄村文化墙和上百块宣传牌,召开村民大会,集体制订人人遵守的孟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孝闲理事会、纠纷调解等8个乡村文明小组;解决了村里因土地承包20多年来没有解决的纠纷,解决了村民因用电问题产生的纠纷,大大小小20 多个矛盾全部化解,为孟庄村打造出一片平安和谐新天地。

同时,每年表彰先进党员、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每年筹集资金为村里的老人发红包。一系列文化建设,让孟庄村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三风劲吹,融汇起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驻马店的他不懈努力为乡亲!创业有成不忘本 情系桑梓带民富

编辑

经过8年的奋斗,砥砺前行。今天的孟庄村因红色基因的浸润而灵动,因风清水甜的环境而秀美,因产业兴旺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孟庄村实施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全面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水屯镇被驿城区定为美丽乡村试点乡镇,而孟庄村也因此被水屯镇定为美丽乡村试点村。

随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启动,30多年的毛竹林资源周围正在规划乡村游,上百年的香椿树正在保护,300多棵香椿树正焕发生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正在筹划,部分土地正在流转,贺新义和他的村民正满怀豪情攻坚新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村民养老、医疗、就业、居住、教育、救助全保障,一个呈现“绿树成荫、水系靓丽、瓜果飘香、鸟语花香,看得见田园风光、鱼翔浅底,留得住绵绵乡愁,城市居民争相前往观光旅游、采摘体验、领略古村风韵”景象的小康村将全面建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