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中,忒伊亞是一個泰坦女神,她也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母親。因此,宇宙中這個叫做忒伊亞的星球,正是月球的母親。後來忒伊亞與地球相撞,纔出現了月球。可以說地球是月球的父親了,所以難怪月球會一直圍繞着地球轉動。

月球的起源

月球的母親忒伊亞,與地球相撞後才產生的月球

在太陽系中,過去曾有一顆叫做忒伊亞的行星存在,科學家推測,這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才形成現在的月球。目前,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兩個宇宙探測器計劃搜尋忒伊亞的殘骸物質,進而揭示月球的神祕起源之謎。

在專家們的推測與描述中,忒伊亞被認爲和火星大小差不多。如果忒伊亞很早以前與地球發生碰撞,所形成的殘骸彙集在一起能夠形成現今的月球。該假設最早是由普林斯頓科學家愛德華·貝魯諾和裏查德·戈特提出的。很多研究人員認爲,的確有較大的天體撞上地球,撞擊殘骸結合形成了月球的可能性。

而這個撞擊天體忒伊亞到底是一個行星、小行星還是彗星尚不得而知。忒伊亞可能形成於其中的一個平衡引力點,由漂浮的零碎物質堆積形成。無論如何,這顆星體與地球發生碰撞所形成的殘骸都最終結合在一起,並能夠解釋月球地質學的許多特徵,比如:月球內核的大小、月球岩石的密度和成份。

忒伊亞存在的證據

如今自然是沒有這個忒伊亞的星體存在了,但是通過對於月球的考察,卻可以發現它曾經存在的證據。之前瑞士科學家比較了月球和地球的岩石樣本,他們使用質譜儀法,把樣本經過氬燃燒氣化,高精度地分析樣本里成分的重量。研究結果發現,雖然二者在多數方面極其類似,但月亮岩石樣本的鐵57對鐵54同位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點。

研究人員稱:“我們惟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過程中,它們部分氣化了。”只有“巨大行星相碰撞”理論纔可能具有氣化原子所需要超過170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因此,科學家推測遠古時期,一個像火星那麼大的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碰撞。

這場災難性的碰撞威力巨大,可能是超過使得恐龍滅絕的那次行星碰撞所釋放能量的1億倍,足以融化、氣化地球的相當一部分,與地球發生碰撞的那顆行星碰撞後所產生的殘骸進入地球軌道,最終合併形成了月球。

真假忒伊亞之謎

而後來卻又研究稱,根據大撞擊理論,計算機模擬認爲月球誕生的“母體”來源應當是兩個星球,然而後來研究對比了月球、地球和隕星體中的鈦含量。他們發現月球的物質組成應當僅僅源自地球。如果月球果真是由兩顆天體互相撞擊形成的,那麼就像人的遺傳一樣,他的物質組成中就應當包含有來自兩顆星球的物質,大約各自佔據一半的比重。

分析的結果顯示,月球和地球之間在化學成分上幾乎沒有差異。這就說明月球是一個只有單個母體的後代。不過,不管是忒伊亞也好,還是如何,目前也都只是一個推測而已。也許等再蒐集足夠的證據後,才能真正的揭開月球的起源之謎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