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牙痛這個病,很多人有經驗,不是治療的經驗,而是疼痛的經驗。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也並非沒有事實依據的。

先來看看牙痛是怎麼形成的。從中醫角度來說,牙痛多是由於胃火上蒸所致,而牙齦正是胃經途經之處,胃火上攻導致牙齦腫痛,胃火又從哪裏來呢,首當其衝的還是日常飲食中來,所以牙痛患者多有嗜食辛辣的習慣。

當體內胃火旺盛之後,又會出現什麼症狀呢?沒錯,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上火了,又會導致口乾舌燥,很多人就喜歡喝上一大杯冰凍飲料或涼茶,這下嘴巴是舒服了,但問題是牙齦不痛快了,爲什麼呢?因爲當胃火上攻牙齦之際,復又被寒邪包裹,導致熱邪沒有出路,所以最終引起牙痛。

講到這裏應該都明白了,牙痛的病機其實是“寒包火”,而這“寒”跟“火”歸根結底都是從飲食中來,所以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實乃真言啊。這種牙痛,喫熱的不行,加重胃熱,喫冷的也不行,加重寒邪,確實難受的很。

遇上這種牙痛怎麼辦?很多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消炎藥或是止痛藥(民間各種土方法這裏不做討論)當然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有人說喫西藥療效快啊,但事實可能也並非如此,更多的人還是會反覆牙痛。

這裏向大家推薦一個治療牙痛的小妙方,只有四味藥,生大黃、生麻黃、生甘草、薄荷,每位藥10克,開水泡服即可,每日一劑,簡單方便,但效果不見得比西藥慢。那這四味藥治療牙痛的機理又是什麼呢?

其實機理也很簡單,大黃泄胃熱(君),麻黃散外寒(臣),這一泄一散,就可以把這寒包火的病機化解了。薄荷疏肝(佐),爲什麼要疏肝,因爲肝氣上升,胃氣才能下降;甘草伏火(使),爲什麼能伏火,因爲甘草屬土,土能伏火,這樣才能剋制胃火。

看似簡單的四味藥,實則君臣佐使,一應俱全。所以,下次遇到牙痛的話,不妨試試這個小妙方吧。當然,不能保證所有牙痛都能根治,請注意對症用藥,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正。

更多有趣實用的養生保健知識請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漫話杏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