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鹽湖提鋰成本是最低的,成本在2萬到3萬5之間,我國對應的上市公司主要有000792控股的兩家企業預計有5萬噸,根據年報分析碳酸鋰生產成本爲3.3萬元/噸左右,000408控股的企業的有2萬噸產能,002466參股的國外企業SQM2019年產能有望達到11萬噸。而現在呢,因爲大家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暴利(優秀的企業毛利率最高時達到僅80%),國內外企業紛紛大量擴產,在可遇見的未來幾年,如果所有企業都按照計劃中投產,碳酸鋰將出現產能過剩,下圖爲權威機構分析預測:。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作者:石木見

來源:雪球

曾經5年內誕生過30倍大牛股的行業—碳酸鋰,自2017年9月到達最高點後,目前已經下跌超過兩年半,碳酸鋰兩巨頭002466和002460股價下跌都已經超過了60%,作爲週期股投資機會是否來臨還是仍然有下跌空間呢?在查閱了市場上公開的大量資料以及於行業內人士溝通後,今天本人就通過這篇文章簡單做個分析。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上一波碳酸鋰行情爲什麼會大漲,簡單一句話就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的爆發超過了大家的預期,而作爲電池的主要材料碳酸鋰建設生產週期比較長,短時間內供求關係嚴重失衡而導致暴漲。

而現在呢,因爲大家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暴利(優秀的企業毛利率最高時達到僅80%),國內外企業紛紛大量擴產,在可遇見的未來幾年,如果所有企業都按照計劃中投產,碳酸鋰將出現產能過剩,下圖爲權威機構分析預測: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以爲產能投放在2019到2021年是個高峯期,而銷量是處於穩步增長狀態,接下來幾年供求關係都不會很樂觀,而在2023年起,行業又將處於一個緊平衡狀態。當然由於行業裏各家公司因爲各種生產方式以及是否擁有低成本的礦產而決定了成本差異很大,在行業價格處於大部分企業成本線或低於成本線的時候,之前預計的產能不一定能如期實現。我們現在來分析下各生產方式的大概成本,如圖: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鹽湖提鋰成本是最低的,成本在2萬到3萬5之間,我國對應的上市公司主要有000792控股的兩家企業預計有5萬噸,根據年報分析碳酸鋰生產成本爲3.3萬元/噸左右,000408控股的企業的有2萬噸產能,002466參股的國外企業SQM2019年產能有望達到11萬噸。礦石提鋰成本爲3.5萬到7萬,其中我們通過年報可以計算出002466的碳酸鋰生產成本爲3.7萬元/噸,而002460的碳酸鋰生產成本爲6.4萬元/噸。提鋰成本最高的爲雲母提鋰,該生產方式比較少,國內企業主要有002176,目前有1.5萬噸產能。未來產能提升主要來自鹽湖,鹽湖也是鋰儲備最豐富的地方,如圖: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接下來我們列舉一下上市公司中未來幾年的預計產能:

1、002466天齊鋰業:2018年接近4萬噸,2019年和2020年各有2.4萬噸氫氧化鋰投產,2021年有2萬噸電池碳酸鋰投產

2、002460贛鋒鋰業:2018年有2.3萬噸電池碳酸鋰和1.6萬噸氫氧化鋰以及1500噸金屬鋰,2019年將達到4.05萬噸電池碳酸鋰和2.8萬噸氫氧化鋰以及1500噸金屬鋰

3、000792鹽湖股份:目前1萬噸,未來5萬噸,權益產能2.5萬噸

4、000408藏格控股:目前1萬噸已投產,在建1萬噸

5、002240威華股份:1.3萬噸已投產,2019年將投產2.7萬噸,公司權益產能2.8萬噸

6、002497雅化集團:目前權益產能1.28萬噸,未來總產能5.3萬噸

7、002192融捷股份:設計產能2萬噸,鋰精礦LCE當量超過100萬噸,2019年5月16日剛批准復產,自2014年停產以來公司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時期。該公司礦產資源有成本優勢,如果正常投產生產成本和002466相當,鋰精礦成本爲1300元/噸。

8、002176江特電機:目前有1.5萬噸雲母提鋰產能,未來有2.5萬噸礦石提鋰產能。

其它還有些企業如000762、600499因爲產能比較少就不一 一列舉了。另外國外產能增加主要在鹽湖,生產成本相對都比較低,主要是以下四家企業: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碳酸鋰行業公司股價跌跌不休,到抄底機會了嗎?


上述四家企業中,尤其以002466參股的SQM產能擴張最大,成本最低,在行業景氣時彈性最大最收益。

以上是我們對整個行業的大概梳理,接下來就是個人的判斷了,以下判斷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爲投資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綜合判斷是,碳酸鋰產品價格仍然有下跌空間,理由如下:

1、目前電池碳酸鋰價格在77000元/噸左右,氫氧化鋰93000元/噸左右,很多企業還有巨大的盈利空間,電池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生產成本差不多,只是因爲目前氫氧化鋰產能還不足而導致售價過高,隨着未來氫氧化鋰產能逐漸投放,我們可以預測兩者價格將趨同。

2、在鋰鹽價格下跌的同時,上游礦產基本下跌空間,鋰精礦有望從2018年的752美元/噸下降到2019年的預計650美元/噸,對應碳酸鋰成本可下降800美元/噸。以國內行業老二002460來計算,預計2019年生產成本可降低到5.8萬元/噸,公司三費佔比爲12%左右,那麼我們可估計6.5萬元/噸將成爲公司碳酸鋰盈虧平衡線,2019年公司先於其他企業氫氧化鋰投產有助於公司抵禦風險。

3、鹽湖提鋰生產成本太低,以目前7.7萬元/噸價格計算仍然超過50%的毛利,隨着整個供應的增加,價格戰在所難免。當然鹽湖提鋰的擴張受制於鉀肥的擴產,國內企業未來也不會是無限制地擴張

4、需求端處於平穩有序增長狀態,新能源汽車補貼下滑到取消已經成爲大家共識,未來幾年再次出現大量的超預期需求恐怕很難發生了。氫能源電池汽車雖然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暫時不會對鋰電池汽車造成特別大的影響,但未來確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發展方向,作爲完全零排放,國家補貼已經開始傾向於氫能源電池汽車。

相關文章